据江城小道消息,德思勤公司上层出现连续出走现象,该文分析认为德思勤处于生死时速。
看了这则消息后我笑了,因为我若干年前正经历着这些,
在房地产行销行当里头,一类是纯广告推广,靠的是平面表现能力吃饭,这一类做的比较好以后,会以整合推广的名义接下开发商的项目策划工作,除沿海等地一些全国性广告公司外,取费较低,加之其服务成果可以严格考核,只要市场不发生雪崩一般生存没有问题。另一类就是兼顾或重点以销售为主的全程式服务公司,他们业务成本远高于广告类服务公司,策划收费一般不高于八十万元,去年下跌至二十万元左右,只能够本,利润则要来源于提成,近期的出走现象主要是剧烈的动荡让公司的有关量化承诺无法一一兑现,并由此带来主要当事人不敢兑现的另一个道德约束问题。
这是一个方面的问题。
同时,房地产行销历来就是个人魅力的工种。当一个公司业务铺开前,他们往往是三到五杆枪打天下,可以说是包医百病,加上现代装备发达,一般开发商很难抵挡。开发商也只信当家的,这就使得主管负责人容易跟服务的开发商发生亲密接触。或被挖或挖原公司,结果表现在形式上是出走。
前几年出走主要是被挖以及自立门户。而且一个介于道德与不道德之间的事就是,项目负责人与开发商勾搭上了,自立门户的原始积累能很顺利完成。而且,任何中介公司不可能在量化方面达到自立门户以后其所能拿到的收益。
所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也不用计较出走各位是否涉及职业道德,以及他们的去向。
按楚芸的理解,如果说中介服务机构存在差异的话,当前一是资金实力,二是当家的眼光及个人魅力,这也包括了当家的能力。没有哪家当家的没有经历过战争。
倒是可以吸取教训,那就是不要过多的量化承诺,通过控制性措施如期股及风险包干、松散型联合经营、项目合股等形式可以让每一个项目主管负责人不敢轻易言弃。至于人力上的差异可以在会议桌上讨论确定。
做这一行的要坚信,只要你肚子里有货,到哪做不做老板都一样,年薪也就三五十万左右。因为作为团队的营销代理能长盛不衰的,很少,竞争会加剧代理风险,当然发展了新业务的除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