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人不知余心乐 |
尽全力争取自己想要的并享受成果,才算达成人生的目的。长久以来,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人们获得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工作要勤勉”。人们总误以为“休闲就是偷懒的表现”,古人也说:“勤有功,戏无益。”他们忘记“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因此,焦虑与厌烦已被公认为现今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们是许多心理失调与生理问题的根源。夜以继日过度操劳工作所导致的恶果,至少造成:失去活力与弹性、心智日渐僵化、身心俱疲和生活陷入“忙、盲、茫”的恶性循环中。现代人最为可悲的,是将工作视为至高准则和肯定自我的唯一方法。其实每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都应扪心自问:
一、“我的人生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吗?”除非你热爱工作,愿意整个人都“卖”给它,否则还是别让工作来决定你是什么人。事实上,一个人的本质就是他的人格和个性,这些才是使他有别于其它人的特质。
二、“工作努力等于人生得意吗?”其实,加倍工作并不见得会得到加倍的好处。不要把工作看得那么重要,也不要沉迷物欲,才是明智之举。
你我应该做工作的主人,不做工作的奴隶。既然工作只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应在工作之余思考休闲之道。美国作家Ernie J. Zelinski 在他的著作《乐在不工作》(The Joy of Not Work)一书中指出,休闲是人们最有生产力的时候,必须利用这时段来思考、学习和自我实现。ZelinskiM认为休闲人生的要素至少有如下数点:
1.不断的学习:把时间用来读别人的作品,可以轻易得到别人绞尽脑汁的结晶,增广见闻、扩大视野。
2.持续的运动:身体健康的人士较会从事积极性活动,而身体不健康的人则倾向于从事消极性活动。
3.勇于尝试:经验显示适度冒险与努力的活动,带给我们的满足远比那些不用冒险、不费力气的活动多得多。
事实上,快乐休闲的要素无非「就是一种心境:要快乐就要投入,就是“一头栽进任何事情”。换句话说,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充分享受这件事的价值。
在工作场合是如此,在工作之外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人生有两个目标,首先是努力得到你想要的;其次是尽情享受你所得的。可惜只有最聪明的人才懂得完成第二项。如何能于工作与休闲两方面都快乐,实在是一个值得每个现代人深思的课题。
前一篇:申雪赵宏博功成名就的背后
后一篇:给你一种生活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