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龙凤胎老爸育儿 |
分类: 育儿亲子 |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有篇写女儿的文章,题目叫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最近在微博火起来,大意是指女儿很平凡,没有特长,成绩永远中游,但没想到竟评选为全班“最受欣赏的人”, 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当母亲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告诉妈妈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看完文章,我心里也为之一振。身为父母,我们要留给孩子什么?
如果孩子对父母说,我想做个普通人。或许会遭到责骂,不思进取,没出息。因为我们不想孩子这样碌碌无为。但是,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父母只考虑自己的感觉,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当孩子的自我追求被抹杀后,事情会变得怎么样呢?
于是,我们发现很多“书呆子”,高分低能,成为应试教育的机器,即使学有所成,也并不见得快乐,一个从小被父母剥夺自我的人,失去对快乐的追求,有时候甚至是生活的希望。近几年优秀留学生的自杀事件不断涌现,而她们都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是什么沉重的压力让她们不堪重负,而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发人深思。
我承认自己也望子成龙,或许只有这样,孩子将来的生活才会幸福吧?父母没有私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英雄”,可是“英雄”寥寥,而大多数人却成为“路边鼓掌的人”,如果成不了英雄,不如也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吧。普通人也有英雄所企及不到的自信,充实和快乐。
我不知道小容小韬是不是块做“英雄”的料?
我承认,我是一个比较懒的爸爸,不喜欢天天带着孩子学着学那,每个周末也不停止,在各种“班”间轮流打转,我怕累,而我也不愿看到孩子累,我更喜欢大家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或者,当小容小韬很高兴的提议出去玩,我也乐意奉陪。
我做一个有心的爸爸,我还报着一丝侥幸,或许小容小韬会变成“英雄”?父母都有这样的美好愿望。但是,看到他们快乐,怡然,安静的样子,我便心安了。我不放过两人成为“英雄”的机会,或许我将来会给两人报一些兴趣特长班,但那只是一种体验,如果他们能从中得到自我提高,那可能会发现自信并继续成长,或者如果学无所成,失败的体验会有泪水,但无论怎样,体验过,他们才更好的发现自我,找到自己。人生,不就是一个在寻找能得到更好自我发展的旅程吗?
文章中的父母也最终发现了“女儿”的位置,而这之前,“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可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33名。”所以,父母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
可是,现实中,还有多少前面是深锁眉头的父母,后面跟着忧心重重的孩子呀。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所处的位置,不管他们将来是普通人或者是英雄,成长的路上,正如文章所说,如果孩子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又何妨?
无论怎样,我希望孩子的内心平和,温暖,对生活始终保持美好向往和热情。所以,孩子,在你长大成人前,爸爸希望把快乐的自由留给你。
---------------------------------附文章转载:
做个在路边鼓掌的人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上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常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23号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后来,看到一则9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他很受伤地问女儿:“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老公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节日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4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电视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15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
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可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33名。我和老公,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两个小男孩,一个数理天才,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至下车,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30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心里,竟是蓦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何况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们还不庆幸,还不满足?
在那些漫长的岁月,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又没学坏,我作为身教言教的父母,能教养孩子长大成人,并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美好的未来?想起爸爸对我说过的话。“我不希望你成才,我只希望你能够成人。”我一直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