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社会悲剧缘于成长中的心灵伤害
文/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QQ6078457,否则必究
前言:
每个教育都有伤害,孩子的每种成长也会有伤害,否则人永远不会长大,我们父母的职责就是让受到伤害的孩子从自我心灵中解脱出来,重塑自我。
每个成长都有伤害,即使父母如何保护,也无济于事。伤害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父母教育本身,有管教就有伤害,二是成长本身,活着就要经受伤害,这样才会长大。
身为父母,我们一直在保护孩子,让他们处于安全中,可是,溺爱是更大的伤害,如果不去溺爱,那管教对孩子就是另一种伤害。
回顾我们自身的成长历程,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的父亲很有才,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已经年近七十,什么都懂。我说他什么都懂的意思是,即便是他不懂的东西,经过学习或者劝说,也马上能精通并获得自己的意见。但父亲高知,这并不说明,我对父亲对我的教育很满意。虽然我一直深深感激我的父亲,也以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但我现在却总能找到父亲教育我时的缺点。比如父亲太有权威,在他面前,我们只有遵守,很少反抗,因为父亲的话总是有理,让人无力反驳,比如父亲虽然爱我们,但年轻时又太过专注自己的事业,我们在他的高压下,缺少随时随地的指导,有时候会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以,再比如,父亲有时候太粗暴,他认为正确的东西有时候不经与我们讨论便肆意而为,让我受到很大伤害,我还一直记得小时候我栽了一棵花,而父亲显然不知情,还觉得有碍门面,不美观,于是给我拔掉扔进垃圾桶,这个行为深深伤害了我,年幼的我在晚上睡觉时还会哭醒,念念不忘被父亲扔掉的花,那时候,我感觉那么伤心和无助,没有人可以帮我。
说了这么多,我想告诉大家,父亲当时的权威是一种教育力量,在让我遵守规则,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让我失去某些自由,而受到伤害。事实上不但是我,当我们长大成人,总能发现过去父母教育上的缺陷,比如爱我不够多,或者爱我太多,让我失去更多锻炼机会,再比如教育方式太粗暴,而长大后不喜欢亲近父母等等。
任何教育都有伤害,这种伤害是以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基础的。成人后,在反思父母教育的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思想已经自觉不自觉的在应用到下一代上,而这种应用,有可能正确,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只是因为你经历过,所以就拿来应用。
这也可以证明一些父母采用一些教育方式的原因。比如有些受过粗暴对待教育的父母,也会粗暴对待他们的孩子。比如狼爸,他自己都承认,他的棍棒教育系出自他母亲的方式。当然,他们或许会走另一个极端,即因为经历了粗暴的苦痛,所以他们有时会反过来溺爱孩子。可是,不管是继续粗暴或者溺爱孩子,以旁观者的态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呢?而身为父母可能并未意识到这到底是否合理。
有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是一种自我过去成长经历对现在教育的一种重新映射。
所以,这样说来,当了父母后,更需要对自己做出反思,以求得更合理的伤害。有些年轻的父母可能除外,一直沐浴在青春的阳光和被照顾的喜悦里不可能做出反思,只有当一个人经历过许多东西,生活的诸多磨难和苦痛已经触及内心,让他发现自己活着原来是一种无奈,却后来慢慢发现了让生命重新变得闪亮的东西时,人这时候才变得成熟,这时候他对自身过往的思考才会变得有意义。
比如我开始反思自己曾经接受的父母教育,试着挖掘出父亲对我的成功之处,但又想避免父亲曾经教育我所带来的伤害。比如父亲强大的权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即使他老年后,脾气性格大变,我还是没法很轻松很自由的面对他,当然,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尊重或者敬畏,但我不喜欢这样,我喜欢那种轻松的心境。
这样反思结果会直接应用到小容小韬身上,即,我会对他们采取权威,这是家庭传统,但我在避免权威将来会产生的一些伤害,所以,在权威的基础上,我会更尊重小容不韬,更民主,这样可以避免我所将来不喜欢面对的结果,比如孩子不喜欢跟自己亲近,但是,我有管制方面的秩序和规则,就是另一种约束,虽然和父亲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是却追求和父亲一样的结果,比如我们都不会让孩子无原则的自由,限制他们的自由,就是一种伤害。
这样说来,我们父母大胆教育吧,无论怎样的教育,伤害都不可避免产生,很多父母在教育上困惑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产生的伤害。那么,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就任由伤害产生而不去在意吗?
当然不。比如我,我觉得父亲的教育无论有怎样的伤害,他是成功的,因为我的反思结果是,我不再抱怨父亲,对那些事,我心里已经完全放下,对年老的父亲,心里只有尊敬和感激,因为我已经理解了这些事情,然后明白了父亲,他,就是那样一个人,如果成长可以重来,我想父亲也不会改变,他始终有权威。
原来,人无论经受怎样的伤害,关键是如何去反思,自省,最终让自己学会感恩,学会负责,热爱生活,快乐自己,也快乐别人。我们最终希望我们的孩子们,不就是变成这个样子吗?
任何孩子,如果经受了伤害,不管是来自父母还是自身成长的挫折,如果不能得到反思,自省,得不到解脱,那会很危险。社会上违法犯罪的青少年,都是没有从伤害中走出来的孩子,他们的心灵其实一直没有得到自我解脱,他们的犯罪行为是心灵扭曲的一种表现。归罪于谁呢?父母是最大的受责者。
另外,成功的教育也离不开伤害和苦痛。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也说,“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他解释说,“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对攻击作出反应。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斗争。所谓成长,就是学会适应不那么完美的情况,但父母常常代劳,剥夺了孩子对挫折作出即时反应的权利。”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挫折教育。父母爱孩子过多,保护过多,让孩子失去自我发展的经历和砺炼,对孩子有害无益,这种溺爱将来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相反,让孩子经历成长过程中本来就应该经历的苦痛,这种伤害反而更能促进孩子成长。
父母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当孩子受了伤害,把他们的心灵从伤害中解脱出来,不至于钻了牛角尖,或者挣扎不出来。我们所需要避免的是,孩子受到伤害后变得仇恨,开始报复,无法振作,思想狭隘偏执,甚至将来还会以这样的方式相传下去,这样的教育就是个悲剧,从侧面来说,也是父母失职的一个表现。
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悲剧,孩子因为成长困惑而自杀,或因仇恨杀死父母或亲人,今天就有一篇,14岁少女对母亲不满,在午饭中放老鼠药将其毒死,但是父母却全然不知教育所造成的这种伤害,不去解脱孩子的心灵而对自己的管教自得,而最终酿成悲剧,甚至,前段时间四年级小女生的《斗妈大全》也是教育伤害的一种表现,不过,孩子们找到了适当的发泄途径,这样的父母和孩子是安全而快乐的。
什么是好父母,让孩子从成长的伤害和苦痛中振作并重塑自我,懂得感恩,负责,学会寻找快乐,最终离开我们,却又懂得回望我们,珍惜我们,这样的教育结果才是我们父母所心想的。
做个有心的父母,相信孩子,会有这种改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