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孩子学习的快乐根源在哪

(2012-01-29 22:09:42)
标签:

龙凤胎老爸

育儿

育儿心得

早教学习

分类: 育儿亲子

应试教育下孩子的学习快乐在哪?

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必究

 

   对于小容小韬的成长,我一直持淡定态度。可近几天,心里竟也有些惆怅。孩子慢慢长大了,我对他们的期望竟也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越接近成年,越要尽快学会生存的技能。大家可能笑话了,小容小韬才三岁半嘛,急个啥?话虽如此,但小容小韬相比出色的同龄人,比如或会跳舞的,或会摆POSE的,或喜欢看书的,或精于画画的,或伶言俐语的……,却是落后了。

 

   记得文章有幸被杂志录用,当问我宝宝资料,咨询小容小韬喜欢的特长时,我这样回答,小容喜欢跳舞,可不擅长,只知道吃,小韬喜欢运动,却没天赋,只知道玩,家里一个擅长吃,一个擅长玩呀。也只能这样说了,实事求是吧。

 

   但这并不表明我对孩子没有培养计划,只是难于实施罢了。这不是找借口,我不想强迫孩子过早接受他们不喜欢的东西,特别是学习这方面,与其留有求知的余地,也不想扼杀其兴趣。因为我看到周围很多孩子,学龄前开始学这学那,被强迫遵守学习纪律和剥夺玩耍自由,慢慢已经疲倦了。当真正入学后,已经失去了孩子本有的求知态度和自我热情的动力,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教诲,家长的管教,自己却很少主动去探索和好学了。

 

   我不希望将来看到小容小韬也这样。

 

   两人不是天才。我相信天才的说法,也相信天赋,但却不相信某些专家所言,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为天才。先天的体质物理基础已经决定,人一出生便是“不平等”的。人与人不同的特点和基因,也决定后代的优劣,虽然并不绝对,却不是没有道理。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任何社会,任何团体,任何以人组成的单位,精英和愚笨永远是少数,处在两端,而绝大部分人是处在中间的。所以,只要孩子不是天生愚笨,我们应该感到知足和欣慰。

 

   小容小韬身体健康,我试着发现两人的天赋,但很遗憾,一直没有任何迹象。只是,小韬对声音的大小,他人的语气、态度较小容更加敏感,比如害怕响声,害怕我批评他,甚至对他大声说话都成为他哭泣的理由。

 

   小容小韬既然不是天才,那将来以后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就需要多加适应了。在这点上,如果家里有天才孩子,我想每个父母都有感到欣慰的一面。但天才儿童才有几个呢?更多的孩子是像小容小韬一样,一块在社会上竞争学习,工作和更好的生存机会。

 

    大家注意,虽然中国现在打着旗号是实施“素质教育”,但体制根源却还是“应试教育”,比如中小学考试禁止划定分数,以ABCD分等级,而且不排名,但考大学却少一分也不会被录取。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就是应试教育,即使是封建社会,也是一大伙子书生去考取“状元”,这是几千年的传统。

 

   不但中国,国外也是如此,社会需要的永远是拔尖的人才。有学识或者财富的人,能更好适应和生存于这个社会。

 

   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爸爸”,给不了孩子工作机会,没有权力为孩子开路引道,也没有足够的财富让他“镀金”,我想千千万万的父母也像我一样,能够告诉孩子的,就是凭他们的努力和奋发!

 

   不想对教育体制多说什么了,社会无论发展到何时,不努力便会被淘汰,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小容小韬只是很普通的孩子,我没有培养天才的计划,也没有太高的期望,他俩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成长和学习,我希望将来他们一如现在这样无忧和快乐,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他们本身的学习热情和自我发展的动力,而这也是我以后育儿需要努力寻找的方向。


PS:虽然如此,特长不是不学,只是时机未到,我在考虑,或许明年这个时候可以学习弹琴或者画画什么的。如果不刻意特长培养,就当玩儿吧。现在未知,到时候再跟大家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