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脉与东南亚大陆山地形成折扇状分布,山势北高南低,愈下愈缓,山脉间距离,北挤南展,渐次舒展。在与云南接壤的中南半岛上其主要的山脉大川基本呈南北走向,半岛北部,多条山脉连成一片,向北汇集于云南,从云南延伸的山脉,构成了半岛陆地的基干。实际上中南半岛的全部大河也均发源于中国西北或西南,经由云南伸向半岛,然后在半岛上形成山河纵列、峻岭和平原交错的地形。中南半岛的陆地,可以说是中国西南陆地、而且主要是云南高原向南伸延的部分。因此,云南与中南半岛山水相连,有密切的地理亲缘关系。
就其水系而论,几乎中南半岛全部大河,均发源于中国西南,经由云南伸向半岛。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使其水系,除南盘江之外,均发祥于青藏高原及其南沿的横断山滇西纵谷区,其干流在滇西北时,呈南北流动,特别是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条大河与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三大山脉比肩南下,一山一川相互挟持,它们之间相距最近处仅76千米,但到北纬25°附近,突然散开:金沙江东流奔驰于山谷,纳南北诸水,一泻千里,注入东海;怒江继续咆哮南奔,于缅甸毛淡棉附近汇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湾;澜沧江至保山东部转向西南蜿蜒而下,流经缅甸、泰国、老挝、越南,进入太平洋;加上发源于大理祥云县的红河,一路南流于越南北部注入北部湾;发源于曲靖的南盘江向东南流,经广西、广东成珠江而入海;怒江以西的叠水河-大盈江、龙川-瑞丽江、独龙江诸水,合于伊洛瓦底江,直贯缅甸南北,汇于印度洋。
流经云南的大河在云南境内因山高谷深,河水汹涌,少有舟楫之利。但是它们的下游,河床渐广,利于通航。伊落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纵贯缅甸南北,是缅甸南北交通或与云南交往的主要动脉;澜沧江自云南出境后称湄公河,蜿蜒流淌,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注入太平洋,它一江连六国,是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纽带;红河自云南南下流经越南北部进入北部湾。这些河流的水道河谷基本上与云南及东南亚各民族先民开辟的交通线走向一致,河谷自然成为天然通道。
历史上,红河从两千多年前起就担负着云南与越南乃至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重任。唐宋以前,南方丝绸之路是经过伊洛瓦底江上游与印度发生联系的。元明清以后,云南把伊洛瓦底江航道当做自己的又一出海通道,顺伊洛瓦底江而下,从仰光出海可达阿拉伯半岛及欧美各地,因此,沿江城镇遍布滇云商贾和云南人开的店铺。典型的高山型河流怒江虽无通航的条件,但其河谷也是云南南下道路取向的依据,唐代的“青木香山路”便到达了它的出海口。
今天最具发展潜力的澜沧江——湄公河,似一条“黄金水道”把沿江各国各民族贯穿起来。
云南地跨六大水系,具体如下:
太平洋水系:
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印度洋水系:
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槟榔江、大盈江、瑞丽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来自:http://www.im-eph.com/gb/dywh/2008-01/25/content_2805_2.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