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夫妻因为有了第一个孩子,才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原来人生的确如书册,可以一页一页地书写,每一页都是不同的内容,合起来就是一本精彩的小说。我也一样,曾经有精彩,忙碌的单身生活,那时难以想像拖家带口的生活会有多难堪,身边的朋友也全是丁克家庭。但忽然一夜之间大家都变妈妈了,虽然是晚觉晚醒,但也有好处,就是可以成熟地接受生活的变化及完全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孩子都是带着魔法棒的天使,只是轻轻地挥挥手,世界马上千变万化,把不会煮饭的都市女郎变能煮九菜一汤的精炼主妇,把爱泡吧的青年变爱家宅男,把不想生孩子的丁克家庭变多孩之家。我们家自从有了第一个孩子后,就马上想再要多一个了,贪心吧,原来我们都是爱心爆棚的父母。孩子给我们的快乐和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计划得早,所以我们也为第二个孩子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以我们的研究,一个家庭里第二个孩子通常都会是问题孩子,这与父母心态的转变,时间精力的分配,兄弟姐妹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希望尽量少走弯路,让第二个孩子也能愉快地成长,因为是我们决定把孩子带到这世界上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负责到底。这篇文章就献给所有和我们一样喜爱孩子的朋友。当然我现在也还是在实践中,部分东西已经看到结果,部分还要在将来才知道答案,所以也请已经是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们多给意见和经验,因为好像专门谈养多个孩子的书几乎没有,大多穿插在普通的育儿书中简略谈到关于兄弟姐妹的关系处理培养等,如果大家有好的介绍,也请告诉我。
已经有一个孩子,再养第二个,是不是就可以轻松随意地就开始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要准备的事情比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更多,至少你现在还要顾及大孩子的问题,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首先第一 做为父母自己的心理准备及家庭的蓝图规划。
我们第一次做父母的时候已经知道孩子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当我们已经适应了这些变化后,我们是不是真的想再变一些呢,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的生活和有两个孩子的生活还是会不一样的,现在我们的感受最真实了。例如本来我们偶尔可以把女儿交给别的家人照看,自己可以去看夜场音乐会或到酒吧跳舞玩乐,但现在又只能呆家里照顾小婴儿,而且又恢复了夜间起床喂奶哄睡的无眠日子,当两个孩子一起生病,夜里哭喊,那境况简直就是痛苦折磨令人崩溃。虽然我们对这一切已经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当真实地经历的时候也会有忍不住抱怨的时候,我老公有一次实在受够了,说:“BB你还是回你妈的肚子里好些,大家都舒服。”由此可见,自己要有强大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准备才可以承受生活再一次变化带来的压力和不适。为什么我如此强调这点呢,因为孩子是敏感的,父母的情绪会很容易传递给他们,我们要尽量用愉快正面的情绪来养育孩子,特别这时候已经有两个孩子了,更要把快乐和爱带给他们。前面提到我们刚有第一个孩子后就决定再要多一个,当时做这决定肯定是带点冲动的,但我们做好计划是在女儿2到3岁后才再添一名家庭成员,所以也为自己预留了时间反复考虑关于是否真的再多要一个孩子这问题,这里也顺便牵涉到家庭建设蓝图规划的话题,反正要有详细的或简单的计划,才方便为后面的生活做好准备,我是个喜欢计划的人。我们在养育大女儿的过程认识和反省自己的确是很喜欢孩子,确认孩子在我们的人生里的重要性,而且第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很顺利和成功的,于是确定再养第二个孩子。
三思而后行是必须的,养孩子责任重大,而且夫妻双方意见要一致,有分歧要先克服,否则只养一孩还胜过养两孩。
二 其次是为大孩子做好心理及思想,知识上的准备。
我认为大孩子对新同胞的妒忌不安等情绪是完全正常的一种自然反应,人类的基因里永远都会带着自我保护这一项,就象一个习惯了独居的成年人忽然要与人共居一室,一开始总会感到不适,哪怕这个人是你的爱人。所以如果大孩子对同胞有负面的反应,我们要给予更多的理解,而不是责备。
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做哥哥或姐姐。我一直认为要等大女儿2岁或3岁后才再多要一个孩子,目的也是要先让她学会如何做姐姐。我是在她大概2岁的时候开始给她解释兄弟姐妹的概念,当然也要讲解怀孕是怎么样的,妈妈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最有效的讲解是实例。当我和她外出,每次看到孕妇,我都会向她有趣地介绍孕妇肚子里的宝宝,开始她只是听,后来会自己放一个玩具熊到衣服下面扮孕妇,说明我的介绍是很有效果的。到我真的怀孕时,她也不觉得奇怪了,她非常自然地就会和胎儿说话等,甚至最后是她坚持给妹妹起名字,非常有意义。相对怀孕来说,兄弟姐妹更容易讲解,因为只要碰上有2个孩子的家庭就让她好好看,别的孩子是怎样做姐姐或哥哥的,当碰上比她小的孩子时,就让她把自己当大姐姐,照顾小的孩子,大家一起玩。
现在看来,之前这些苦心都没白费,大女儿对妹妹基本上是很不错的,她自己的不安情绪也非常少,当然还是会有一些抱怨的,可见如果没有之前的准备工作,相信她会有更多的负面的表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