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里的月亮(——《西风秋雨瘦竹》序)

标签:
现代诗歌周占林序诗集出版文化 |
分类: 评论随笔 |
(纯属戏玩,谢谢点击)
玄武湖里的月亮
——《西风秋雨瘦竹》序
这是一段不得不写的文字。
不得不写,不是因为其他,而是我初读《西风秋雨瘦竹》文本后萌发的一种创作冲动。此书的作者张晓阳先生现居南京,年近古稀,但他对诗的偏爱和创作激情却有增无减,多年来,他执着地用诗歌来记录生活、歌颂生活,拂去遮蔽在生活表面的浮尘,发掘出潜藏的美,让灵魂不断得到升华。许是爱诗之人心灵相通吧,但这本书打动我的显然并不仅仅这些。于是抛却芜杂的事务,我认真地把《西风秋雨瘦竹》阅读一遍,掩卷深思,感觉到此一古城愚翁的子夜沉吟有着令人感动的诸多地方:或从生活琐事入手,让一些细小的事物充满灵性和智慧,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一种开阔的意境;或从历史的长河中撷取浪花,把华夏文化点缀在历史人物的闪光之处。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之深,从诗歌的语言文本可见一斑:“昨夜醉入花丛
张晓阳先生一生经历丰富,先后当过兵,做过工人,也做过公务员。但无论是农村的游走,或者是都市的漂泊,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他人生的财富,为他积淀了深厚的创作素材,也让他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诗歌营养。他用极具张力的语言来叙述,在平静中给人以快感,意象与意境达到和谐统一。诗歌文本中蕴含着的精神通过站立起来的语言,如火山之暴发,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诗歌是什么?是一种心灵的呼唤,是一种对生命大爱的具体认同。对于钟爱诗歌的诗人,诗歌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文学体裁,而是融进血液成为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会以自己心灵大爱、以善于发现美感知美的眼睛及丰富的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思。无爱的诗人和无情的诗歌一样都是令人不可想象、难以置信的。
“雨夜读史
其实,千百年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一直是人们的美好向往,诗歌作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更是人生精神和心灵的补品。无论一个人物质多么富有,如果生活中缺少诗歌,他就会永远处在精神的贫穷之中,而精神的饥饿远比肉体的饥饿更可悲。从这个意义上说,爱诗的人永远拥有一颗不老的灵魂,爱诗的人永远年轻。
最好的语言,不能给最好的诗以评价。当每一个读者能从诗人的某一句诗中得到心灵的些微沟通,那么,诗人就应该满足了。
让我们打开这本书,进入一个古稀诗人的内心世界畅游吧。
是为序。
周占林
2009年6月30日于京北山野居
张晓阳,江苏沭阳县人也。乡下长大,都市漂泊。当过兵,做过工人,也干过小公务员。现为自由撰稿人,居南京。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经济随笔:《现代企业价格管理纵横谈》。曾用笔名:江南秋、江南秋风、古城愚翁、晓阳、长弓等。曾经走南闯北,多年沐风浴雨。在一次次的失利中奋斗着,挣扎着,痛苦着,也快乐着。碌碌无为中,始终闲情依旧。于是有了这几十首长长短短、在网上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的小诗。但愿这本诗集能够给这个美丽的黄昏增添一点诗意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