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编辑了四卷本的《腥风血雨话宫廷》:《死于非命的帝王们》、《死于非命的王子们》、《死于非命的后妃们》、《死于非命的重臣们》。我的意图在于诠释两个重大问题。一个是什么是历史?按照我们的习惯说法:历史是阶级斗争史。果真如此,根据我的“附表”统计:从西周武王到清朝的溥仪,死于非帝王288人,占在全位帝王882人的32.6.也就是说,在位帝王有三分之一被杀。如果历史是阶级斗争史,那么这些帝王应该被农民起义军所杀,可是他们都是在宫廷内父子、兄弟等亲人夺权斗争中被杀害,找来找去,只找到半个其死亡和农民起义军有关的,就是明朝的崇贞。
其次,从形式上看,历史又是以皇帝纪年表现的,所以我认为历史是权力更迭史。
我在这四卷书中,还想诠释关于权力的“双刃剑”功能问题。帝王对臣民有生杀予夺大权,可是那么多帝王被杀,这说明杀人者人恒杀之。在打江山的时候,能够同舟济,一掌权,立了“朝纲”,就为权力就互相杀将起来。掌权是对道德、良知最大的考验。有几个人经得起权力的考验呢?同时,掌握了大的权力,正确运用权力也能建设,错误运用也能破坏.发动战争则人民付出血的代价.
这四卷书,每卷都五若干张附表。分“纪年”、“在位帝王年号”、“死因(被杀、赐死等)”、“在位时间”等都有详细统计。其他三卷也有详细附表。
当时有史学界朋友,看了本书,对我说:“像你这样用详细数字诉说历史,我们都没有想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