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我从俄罗斯回到国内
2006年9月,我进入联合大学广告学院表演系教书,同时兼职新浪戏剧记者
2006年11月,我第一次发表评论文章,从此来开了“戏剧公敌之路”
2007年1月,我从联大辞职,并进入新浪,娱乐频道担任编辑
2007年5月,我从编辑再度改为记者,采访、洽谈合作、写稿、拍照等等
2008年,新浪戏剧一统江山,“戏剧公敌”名动四方,战役无数,被投诉无数,得罪人无数
2009年5月,我毅然从新浪辞职,准备重回舞台创作
2009年6月,我进入国家话剧院,在演出策划中心担任宣传总监
2009年12月9日,我的处女作《海鸥,海鸥》首演!改编自契诃夫名著,最后成为了青年戏剧人pk营的胜者
2010年8月,《海鸥,海鸥》成为“国话消夏戏剧广场”的开幕剧
2010年11月,《海鸥,海鸥》成为国话正式剧目再次登台,开始长演计划。同期,我成为了国家话剧院的正式导演。
未来,老戏继续演出,新戏正在报批,终于回归舞台,完全回归舞台,为这一天,我等待了8年。
很多熟悉我的朋友们知道,我并未从中戏毕业,而是在大四的时候因为打架而退学,之后立即去了俄罗斯。没有毕业,有谈不上分配,连被国家院团挑选的机会都没有。当然,就算是有,恐怕我也难以进入剧团,不是觉得自己实力不够,而是自愧缺乏关系。
2006年时我回国,当时想进剧团,但是没有门路,想回中戏当老师,又遭到谢绝,估计是怕我惹事。呵呵。无奈之余,只能到联大去教课,但因为系主任之操蛋而在半年后愤怒辞职。
在新浪的日子,是我工作人生中最难忘的。虽然桀骜不驯,也不服从管理,但是凭借着戏剧界的朋友资源以及感觉尚可的文笔以及采访能力,还是闯出了一片天地。三年多的时间里,一个文化娱乐记者该有的成就我都取得了,文章转载率在100链接以上的稿子有多少篇我都不记得了。靠朋友们给面子,很多采访工作都非常顺利,也让我的事业达到了小高潮。
几年间我写了上百篇评论,只要没事我就去看戏,看完就写,写完再看。当时我写的评论永远是第一篇,就是在别人都不好说或者不敢说的时候写出来,然后刊登。之后引来的是各种投诉、谩骂、诬陷等等。其中不乏所谓大腕,有兴趣的可以回顾一下以前我的博客。我的领导总是对我说:“我们要合作,你不能这么写。”我的回答就一句话:“要不您开除我吧。”
写的文章多了,知名度也有了,很多人开始来找我。有约稿的,有谈合作的,有拉关系的,有请我闭嘴的。总之,有目的的人占多数,支持的朋友也不少。我也是一笑而过,爱咋咋地。
09年的时候,除夕表白爱情被拒绝,之后一度沉寂。在沉寂中我只剩下所谓思考:我究竟要的是什么,我是不是要回到舞台上去?记者生活已经让我觉得生活缺乏斗志,因此思索后坚决辞职,离开了培养我、帮助我的新浪。
辞职后几天,接到了国家话剧院刘铁钢老师的电话,邀请我进入国话。虽然不是导演,但好歹是离舞台近了些,于是我成为了宣传总监。进剧院后,工作繁忙,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登上舞台。机会来了,在周志强院长的扶植、李东等人的帮助下,我的《海鸥,海鸥》终于在09年12月、在历尽千辛万苦后上演了!
演出成功了,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依然让我陶醉。随后,我继续干着“本职宣传、编外导演”的工作,在忙碌中活着,只是人生的目标已经换了:我要成为一名剧院的正式导演。
直到前几天的一个下午,周院在办公室告诉我:“你已经是国家话剧院的正式导演了,你的愿望实现了。希望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多排好戏。”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我一时困惑,这么多年来的愿望实现了?真的实现了?
其实说实话,如果我要是当年毕业就来到剧院当导演,我不会这么激动,因为不会知道得到这一切是多么的辛苦。我终于把自己的事业回归正轨,为了这一天,我等待了8年!很想大笑,可是只是张着嘴,不知道该喊些什么……
前几年俄罗斯求学,后几年工作徘徊,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导演一辈子都不会接触的事情。这种人生的阅历也将是未来创作的资源。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那些曾经敌对过我的朋友,都已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梦想成真,带来的不仅是喜悦,也有失落。我一直追求的东西,当真正拥有时,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为了梦想,我放弃了很多。而得到梦想后,我需要放弃的也依然存在。最可惜的,是我不能再随意动笔了。中国人喜欢同行相欺,即使是正面的评论,也会招惹各种麻烦——毕竟真正爱艺术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只是爱艺术中的自己。
我的名片上已经是国话导演了,这也让我背负起了所谓使命。明年必出新作,困难也会重重。感谢我的贵人、朋友以及我的制作人、演员以及合作者们……也许明年会更不好,但依然要走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