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申
杨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58
  • 关注人气: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是这样的《原野》,就别纪念了~~

(2010-09-26 23:49:53)
标签:

原野

曹禺

杨申

戏剧公敌

分类: “申”邃目光(独家剧评)

不看《原野》,不知何谓图解;不看该剧,不知何为烂戏;可怜人艺四大角儿,一朝毁亦!曹禺若亲临,怕是永不再执笔…… 

  以上几句,是我看戏后发在微博的,想了想后略有改动。对于人艺排曹禺,我一直以来认为是天下第一。可以说,从我对戏剧产生兴趣到考中戏到从事这门事业,都是从曹禺开始的,从人艺的《雷雨》开始的。然而在今天,我看到一部如此低能的《原野》出现在大剧院的舞台上,且打着北京人艺+人艺全明星的旗号……所产生的只能是一种愤怒和无奈。

  我不是曹禺专家,也不会引经据典地说这说那。但作为《原野》剧本的忠实粉丝,我实在不明白这次的演出想表达的是什么!《原野》被很多人称为曹禺相对不成功的作品,但我认为,这却是他主动学习西方戏剧大师、勇于开创新路的一部作品。《原野》排的是仇恨,但这绝不仅仅是你死我活的仇恨,而是人心中潜在的报复意志以及强加仇恨意识的结合。这种仇恨受到外界、自身等多重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真实恩怨的范畴。就像仇虎十年如一日地告诉自己“复仇”,并给自己寻找无数理由,最终当复仇成功却摆脱不了“心魔”。

  所谓“心魔”,也就是最后一幕戏。这段戏是曹禺先生最大的尝试,同时也是这部戏的所谓“败笔”。可以看出,这段戏受到一些西方作家的影响,异常接近。但他却并未把“心魔”解释清楚!这种心魔是什么?是一种设计圈套得手后的自责?是面对无辜被杀时的痛苦?是执着意念得以释放后的空虚?是仇恨继续延续的恐惧?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但曹禺先生只把它设为了一个综合体,让读者们自己去体会。这一点往好了说是提供拓展空间,往不好了说,就是并未完全肯定其中的某一点。

  但是这种不明了,却给《原野》的导演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而最后一幕也应该是考验这部戏导演能力的“戏眼”!

  然而,我所看到的陈薪伊导演的《原野》却几乎什么都不是!主题不清,形式老套。尤其可笑的是加入了年轻时的金子和仇虎的妹妹,二人犹如鬼魂,在不时地“闪回”着,尤其是仇虎妹,仿佛让我感觉这是《聊斋》!

   在最后一幕,焦大星、焦母鬼魂一般地出现,还有那个像游乐场海盗船一样摇摆的婴儿摇篮……这就是导演处理的仇虎心理外化吧?如果说这还不是图解,那世界上就没有图解一说了!写意的东西,做成写实都会变得褪色,更何况变成图解!

   从观众们的笑声和议论声中,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探讨吧???我不主张把悲剧排得从头哭到尾,但剧场无数次的笑声难道是被曹禺先生的原著所刺激???导演还不时在媒体那说什么“不要仇恨,要人,反派要翻身”。拜托,这些场面话早在之前就有人说了。曹禺作品牛逼就在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没有一个人是纯反派,除非是在斗争时期被利用。《原野》本身就是仇恨——仇虎恨、金子恨、焦母恨,同时大星也恨,只是每个人对于仇恨的理解和态度做法完全不同!导演所说的仇恨只是表面上那点杀父仇夺妻恨而已,深的根本没理解,或者说理解了但是没能力呈现!

  同样,在对演员表演的要求上,导演也没有下功夫。虽然胡军、徐帆、濮存昕、吕中四位大腕累得死去活来,但对于每个人自身的表演来说,并没有一个新的提高。本来丰满的人物被您弄得脸谱,这难道不是演员的悲哀?焦大星变成了更懦弱版的周萍,他的恨呢?仇虎变成了复仇版的鲁大海,他的悲呢?金子变成了泼妇,她的抗争呢?焦母变成了邪恶地主婆,她的慈爱呢?常五爷成了色鬼,白傻子变成了小丑……一律都被弱化得近乎没有,如果不是演员们还有很强的舞台功力,真不知道这部戏会变成什么样子!人艺善于塑造人物的传统会跑到哪里去!

     我愤怒,我悲伤,在我已经告别评论江湖的时刻,不得不让我再拿起笔来书写我并不愿意写的东西。两个多余的人物以及一到内心变化就会出现的音乐,就是导演的导演语汇?这样做如果说是凸显导演的存在,那就是自私!如果说为了戏更好,那就是水平问题!我和导演本人不认识,也并无仇恨,但我为这样一部《原野》而痛心!

  顺便说一句,纪念曹禺是好事,但别这么纪念。最起码在开场时,请把曹禺的照片和介绍的字先让观众们看清楚,要不就找个人口读一下吧!《原野》不好排,这是实话,但是排成这样,还不如不排……

  再次表示我对曹禺先生的崇拜和敬意!如果说中国剧作家只有一位大师,那么就是您,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好作品发扬光大,这点也属于正常吧!宽容……

 

ps:刚写完就接到友人的电话,对我说,要是曹禺先生真看了,不会说不好的,一定会说:“不易,不易。”据说是口头禅,仅供一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