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李白的《晚舟必归》诗是一首伪诗
(2021-10-03 15:07:11)
标签:
文化历史 |
分类: 读书 |
在孟晚舟归国后,网络上便有人在转发一首名为 《晚舟必归》诗,内容是这样的:“晚霞伴鹭飞,舟泛桃花水。必有笠翁在,归来鳜鱼肥。”这是一首藏头诗,四句诗的首字连起来就是“晚舟必归”。如果仅仅到此,也只能说这个写诗的人很会蹭热点。但是传出来的信息却是,这是李白的诗,1000多年前就已经预言了孟晚舟事件的结局了。
我认为,这是一首伪作。在李白的诗中,根本查不到这么一首诗。而且,从诗的写作水平上看,也是非常拙劣,不仅完全不押韵,而且毫无平仄规律可言,可以说是一个编造水平低劣的作品。
这首诗明显是在唐人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的基础上编造出来的。杂歌谣辞,是古代乐府采自民间的歌谣,因此并不像此后的格律诗那样讲究。张的原诗第一句“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而编出的五言诗直接用 “水”和“肥”两个韵脚就不押韵了,一个四纸韵,一个是五微韵,一个仄声,一个平声,放在五言绝句中是非常不恰当的;是否会有晚霞伴鹭飞的画面,我不太肯定,但最后两句明显是为凑“必”字,“必有笠翁在”的“必有”之用法完全不是诗的手法;而且几乎所有四句平仄都有问题,第三句只有一个平声,第四句只有一个仄声。把这样的诗安到诗仙的头上,实在是对诗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亵渎。
可以说编造者毫无古诗修养。但是编造的拙劣,带出来的节奏却很危险。从很多人的转发就可以看出,信以为真的人不少,制造出一股古怪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可以没有文化基础,没有客观分析,无形之中完全丧失了自我判断的能力。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爱国名义行个人私利的案例,传播这个信息的人其目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爱国,而是以此博眼球,赚流量,以致变现赚钱。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全社会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