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凑东坡诗词
(2021-07-03 18:29:31)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 |
分类: 诗歌 |
近来闲时喜读苏东坡诗词,感慨于东坡先生的文章人品。从诗词文章论,东坡先生堪称一代文豪,不说他千万字的文章著述,仅诗词中的很多名句,今日仍然被无数次引用,其文采以及寓意其中的哲理,今人很难超越,堪称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座山峰。从人品上说,东坡先生不能说是一个完人,但是其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豁达通透的生活态度,神采飞扬的文学素养,都使他成为一个老百姓心目中的完人。其实他在政治上并没有特别的远见卓识。王安石就说苏轼的文章都跟《战国策》似的,要是我主考,就不会录他,意思是东坡先生的文章汪洋恣意,但颇有纸上谈兵的味道。二人的政见之争,皆为天下计,只是认知不同而已。所以,在王安石的晚年,二人成忘年之交,多有诗词来往。业因为政见不同,东坡先生三次遭贬,黄州、惠州、儋州,成为他政治上三落的栖息地,一次比一次更远离京城(开封),也就是一次比一次更远离政治中心。但他都乐观面对,且正是在越来越疏离政治的过程中,逐渐悟出人生的道理,留下很多千古名句。
试用东坡先生的诗词中原句,凑出一首诗,不拘格律,堪做文字游戏,以为自乐。
自笑平生为口忙,
从此归田策最良。
竹杖芒鞋轻胜马,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一句,出自东坡先生的《初到黄州》,即第一次被贬,下一句更有意思“老来事业转荒唐”。“事业”一词少说也有千年历史了。今天当老师即是为口忙的工作,现在与东坡先生工作性质相同的人何止千万,皆为生活奔忙而已。
第二句,出自东坡先生的《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东坡先生时已经55岁,对官场失望而有意退隐,所以才有此句。
第三句,是东坡先生非常著名的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一句,后面的一句更加为人熟知:“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四句最早语出白居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东坡先生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受贬远放,歌妓柔奴毅然随行,酒宴中因感念柔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表白,大受感动,作《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一词以赞。遂成“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