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霞客游桂林山水——读《徐霞客游记》(2)

(2013-05-18 08:41:43)
标签:

徐霞客

桂林山水

崇祯十年

七星岩

分类: 游心

2013年5月7日桂林公共频道《桂林板路》栏1825用桂林话首播,新闻综合频道2328重播,58718三播;视频见本人新浪微博2013-05-14。所谓桂林板路,近似于四川的摆龙门阵和普通话的闲扯”“聊天之类。桂林话为西南官话,属北方语系,类同于四川话,好听。

 

徐霞客游览、考察桂林山水的最大喜悦是圆了他遍游桂林山水,彻底踏勘了七星山和七星岩。

 

让徐霞客高兴的是,全面考察桂林山水的计划基本完成了,还发现了不少新的景点和新鲜事。事先按图志、一统志等历史典籍提供的材料制定的考察线路都一一完成了,还考察了新发现的山川。考察期间,他在桂林书肆意外购得宝贵的《桂林故胜》(即张鸣凤《桂胜 桂故》)《西事洱》《百粤风土记》等书,这些书都是非常好、非常有用而不易得到的书。比如张鸣凤的《桂胜桂故》,是明代桂林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旅游者介绍桂林的山川景点和文化故实的书,张鸣凤是桂林退休回家的官员,在当时广西巡抚的支持下完成。徐霞客为买到这样的湖高兴得很,他用两天时间在驿馆里研读了新购的宝贝,发现了原先不知道的山川,便立即重新决定新的考察线路,大大丰富了日记,更有利于对游记的准确记载。日记记载,桂林的老百姓相当配合,对一个外来者的询问都能礼貌回答,他既考察了山水,也接触了当地纯朴的民风。

 

徐霞客的另一个喜悦是两度游览了七星岩。对桂林山水,徐霞客最喜欢的是七星山和七星岩。徐霞客从东面进入桂林,日记所记的第一座山就是七星山。五月初二日,他用一整天的时间全面考察了七星山的岩洞、寺观、亭阁、轩榭、山峰及周边的灵剑溪、小东江。根据日记记载,徐霞客这一次考察七星山和七星岩的线路顺序是:从城里驿馆出来,经浮桥门(东江门,今已不存,在解放桥西端北侧数十米处)——过浮桥(横跨漓江东西的浮桥,由36艘木帆船链接而成,距今解放桥南侧数米)——花桥——寿佛寺(今栖霞寺处)——摘星亭(今七星岩岩口)——进洞游七星岩(分上、中、下三层,八个洞天)——从曾公岩(七星后岩)出——考察曾公岩——在庆林观午饭——翻山、攀援——省春岩、弹子岩数洞——葛老桥——返回寿佛寺。第二天没有再考察新的景点,而是“追录游记于岩阁”。他要立即核查、回忆、追记考察情况,生怕漏掉、错记了什么。对那些不明白地方就重新踏勘,继续在岩洞、山道和亭台楼阁之间转悠攀沿,做重点追录、核查、记游,直到日薄西山、夜幕降临时才回返。两天考察,他没有回城内驿馆居住,而是两天吃住都在七星山的寺观里。

 

从阳朔回来,徐霞客在六月初二这天,他又用了一天时间踏勘、考察了七星山和七星岩,以及周边的岩洞,共计15个。在所有桂林山水景观中,只有七星山、七星岩徐霞客进行了重复考察认定。这一天,徐霞客依然没有回到城中驿馆,吃住还是在七星山的是庙里。我以为,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考察桂林七星山七星岩的文字,是写得最精彩的一部分。1980年代,桂林编写中学生乡土教材的时候,我曾经将这篇文字连同范成大《桂山之奇》那段文字,一同编了进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