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妈”终于出手,这一万亿元与你我都有关

(2022-03-17 07:43:44)
标签:

时评

财经

股票

文化

健康

分类: 历史财经

央妈终于出手,这一万亿元与你我都有关

严循东摘录  2022317

今年又是花大钱的一年。一晃眼,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已经在全世界驻足了三年之久。三年来,财政部和央行花了大力气,试图稳住中国经济的航向。眼看财爸手头日益吃紧,央妈终于出手了,1万亿元利润直接上缴中央财政。不得不感慨,央妈一出手就是1万个小目标

据其官网披露的信息看,这1万亿元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

各国央行都被称为银行的银行。银行的主要利润来自存贷之间的利息差和投资收益,央行也基本一样。央行虽然不以利润为目的,但是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会被动赚钱,利润的来源本质上也是资产负债的利差

央行的财务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财务支出则主要包括利息支出、业务支出、管理费支出等。从资产端看,外汇储备是我国央行持有的主要资产。从负债端看,货币发行和存款准备金构成了央行主要的负债。

大家跟外国做生意,赚了美元,如果你不在外国消费,就要去银行把美元换成人民币,银行再拿你的这笔美元去跟央行换人民币,美元最终就留在了央行,这就构成了我们的外汇储备。央行拿着这些外汇去国外投资赚取收益。

中国外汇储备已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38亿美元。算一笔账,超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假设收益率2%,汇率6.52年时间,就有0.83万亿元的收益。过去两年,央行还有平均13万亿元的对政府债权和商业银行债权,假设收益率也是2%,也有0.52万亿元的收益。

所以,向财爸上缴1万亿元,央妈还是很轻松的。

解决了为什么能的问题,还得回答为什么要。夫妻关系中,谁管钱是门大学问。在我国,央妈管钱,财爸管账,日常生活中,两方虽然也会偶有争论,但都是为了家庭着想,为了维护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这几年经济面临的压力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说了,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怎么做?一方面减税退税,保持企业的活力;一方面政府下场投资、消费,一句话,就是政府花钱,以此带动市场整体的活力。

但是勒紧裤腰带生活好几年,财爸的钱也不够了,又不能无限制地借钱给未来留下太多风险,所以今年政府的方案除了跨年度的资金调节,就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

财爸说,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是我国的惯例做法,是统筹财政资源、跨年度调节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

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强调合法性,乃至国际性,自然是因为此前没有这么做,至少从国家账本里很难看出来。

我国国家账本由四本账构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梳理近几年的国家账本2015-2018年各年均有部分国有金融机构和中央企业上缴利润,列入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科目,但没提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的事。

2019国家账本该科目下出现了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当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6659.03亿元,为预算的117.9%,比预算超收1009.03亿元。市场分析,这里的特定金融机构就是指中投公司、央行等。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暂停了该项举措。财爸的说法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留有一定的政策空间。今年,预留的政策空间要释放一些了。

2020年和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以青山喻指市场主体也就是企业,先是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后是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今年,政府希望雪中送炭,助其焕发生机

市场仍有担忧,比如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开启财政货币赤字化的大门,是否预示着央行降准?很快,央行就下场辟谣: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央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

学术上的理念仍可争论,但回过头来看,政府的收入来自老百姓的税收,银行的利润来源也是老百姓,最后这钱用来放水养鱼,总归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央妈也说了,这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这笔钱,和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底气有关,和一家辛苦维持的小餐厅有关,和一个到处求职的父亲有关。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去向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且看2022年政府如何花好这笔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