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歪曲环保,“文明环保”和“传统年俗”相共

(2022-01-11 14:58:45)
标签:

时评

文化

教育

财经

情感

分类: 环境保护

不能歪曲环保,文明环保传统年俗相共

严循东  2022112

据《成都商报》报道,又到了吃腊味的季节,准备柏树枝,架好土炉土灶,年味随烟火味而至——这是四川传统的熏制腊味的方式。那么,如何既保留传统年俗,又做到文明环保?在成都温江,当地通过电烘、引导企业为居民提供集中熏制场所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两全其美的路径。

吃熏腊肉是一些地方的传统民俗习惯。然而最近这几年,随着环保文明建设的推进,不少地方是禁止熏腊肉的,为此还颁布了禁止令,组织专门的执法力量进行查处。然而,四川成都今年的做法就挺好,对于熏制腊肉的诉求,他们并非是绝对禁止,而是提供了温柔以待的空间。禁止的是各家各户熏制腊肉,而打开的是集中熏制腊肉的方便之门

有关部门预测显示,今冬大气污染防控形势严峻,而一家一户的熏制腊肉的习惯显然是不够环保的。一边是百姓的口福诉求,一边是环保的幸福期待,如何做到两全其美?成都市环保部门采取了企业、镇(街)开展腊肉集中熏制试点等措施,让市民不再偷偷找地方熏制腊肉,既有效保护了市容环境,又让市民吃到巴适的腊肉。把传统的烟熏变成了现代的电烘,而且由有关部门提供集中制作的地点,辖区的居民可以到距离自家最近的地方享受免费的服务,这样的做法是值得赞许的。

环境保护当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环境保护也要考虑民生的诉求,不能心急喝热粥,那样只会适得其反,甚至是引发民间的怨气。有些事情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而且一些民俗的烟火气息更需要我们用变通的办法温柔以待。

而实际上,现实生活里,打着环境保护名义的极端措施却着实不少。比如,有的地方禁止用大锅蒸馒头,有的地方禁止百姓烧炕取暖,有的地方年初二就撕掉春联。最极端的是,某地一位民间艺人因为传承了焊花手艺而被以危害安全的名义起诉到了法院,最终在舆论的关注之下才幸免了锒铛入狱的结果。

我们有很多民俗习惯,有的不良民俗习惯确实需要丢进历史的垃圾箱里,比如烟花爆竹过大年。但是,有的民俗习惯是需要我们善待的,需要考虑民俗习惯与现代文明的对接,不能一股脑儿都赶尽杀绝 。就像一些地方的杀年猪风俗,你如果完全按照有关规定来看,就是违法的。可是,你如果用民俗的眼光去宽容,做好服务和监督工作,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其并不危害社会。

吃熏腊肉是民俗习惯,也有传统的文化元素,因此需要我们温柔以待。要宽容熏腊肉的烟火味,别以环保名义,把传统年俗赶尽杀绝;或者就像烟熏变电烘”“提供集中熏制点,用现代管理”“现代服务找到完美融合点,让文明环保传统年俗美美与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