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政厅关于严循东来信的回复
标签:
健康文化时评教育 |
分类: 百事论谈 |
江苏省民政厅关于严循东来信的回复
严循东
【按:为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循东同志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撰写了《上报“‘八千老人的孝子’的农村养老模式值得借鉴与推广”的建议》,并于209年11月11日,将此建议上报给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吴政隆,希望对推动我省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在收到此信后,江苏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将此建议转给了江苏省民政厅,省民政厅认真对待此建议,并将此建议上报国家民政部。209年11月26日,江苏省民政厅认真对此建议进行了回复。笔者希望,民政部门进一步地对“鼎武养老”进行深入调研,推广应用好“鼎武养老”新模式。】
养老服务已经成为维持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化解老年人家庭成员压力的普遍需求,事关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鼎武养老”通过多年探索,开辟了“鼎武式公办托管模式”,成功地解决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面临的困境。
“鼎武式公办托管模式”是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基础上,经过创新而产生的一种养老模式。该模式通过“公办托管、集中供养”为政府分忧,化解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的购买流程不规范、监督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难题;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养老成本,解决养老资金不足、经费短缺的困境;通过“四位一体”实现养老、护理、医疗、康复、临终关怀一条龙服务,满足老人物质、精神、文化、休闲娱乐的需求;通过“专家经营”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实践证明,“鼎武式公办托管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让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落地生根的创新型养老模式,它具有可复制性。
“鼎武养老”二十多年磨一剑,依靠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保障了企业的健康成长;依靠先进的养老文化,开创了“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临终关怀”四位一体的“鼎武养老”新模式。
江苏省民政厅对此建议的认真回复,严循东同志在此表示感谢,感谢民政部门对养老事业的高度重视,并真心希望江苏省民政厅进一步对常州“鼎武养老”模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以推广应用好“鼎武养老”新模式,服务好更多的养老老人。
《上报“‘八千老人的孝子’的农村养老模式值得借鉴与推广”的建议》原文
江苏省民政厅的回复如下:
严循东老师:
您撰写的《“八千老人的孝子”的农村养老模式值得借鉴与推广的建议》一文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省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们持续关注农村特困、独居、空巢、留守等老年人群体,着力改造提升农村敬老院,打造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关注农村居家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您所提的建议对于推动我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很有针对性,对进一步提高我省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农村留守老年人数量多、基本养老设施配置不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我省民政部门积极引导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目前,全省共有1034家特困供养机构,总床位数17.5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8.8万张;面向社会老人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数量达到888家,695家机构基本具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功能;有909家机构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112家完成民非法人登记,法人登记率达98.7。聚焦满足农村地区失能、失智特困人员服务需求,每个县(市)均建成了一所特困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机构。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制度,深化社区关爱服务,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由乡镇(街道)民政办、一名社区工作者、一个近邻亲属或志愿者与一名农村留守老人签订关爱服务协议,确保农村留守老人的基本权益不受侵害。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启动实施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改造升级照护型床位,促进特困供养机构与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切实发挥其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骨干作用。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民政厅
2019年11月26日
附件如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