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脉产业”引发的污染须重视

(2012-06-17 06:50:07)
标签:

财经

分类: 环境保护

“静脉产业”引发的污染须重视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严循东

2012617

所谓“静脉产业”,是指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使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血液回送心脏的静脉。然而,这是一种特殊产业,其原料本身就存在污染风险,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仍有污染物排放。尤其在经济落后、偏僻的农村地区,“静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粗放经营,造成的污染更是触目惊心。

当前,再生材料回收加工利用在农村所形成的“静脉产业”,其产生的二次污染正成为环保部门监管的难题。

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对农村“小火纸”、“小塑料”、“小炼油”等重拳打击,但“静脉产业”从城市向农村、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原因主要有:一是生产工艺简单、企业易隐蔽。企业生产设备比较简易,土法上马,投产容易,即使被拆除恢复也容易。因此经常与环保部门打游击、捉迷藏。二是投入少、见效快、诱惑大,不少经营者无视法令。三是彻底清理取缔难度大。在清理取缔中,基层政府往往会让群众自行处理,以挽回经济损失,但多会埋下死灰复燃隐患。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废旧物资回收量和加工量持续攀升,防治“静脉产业”二次污染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强化企业的责任义务和公众的环境意识。

首先,完善的产业政策十分关键。根据农村现有再生材料加工企业分布广、差异大的特点,要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各类废物回收、拆解和资源化企业,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使回收、加工、再生加工利用环节有机链接。同时,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资格认证体系,培育规模化经营。

其次,环境监管要恩威并施。引入激励机制,使业主掂量好环境账。将“只淘金不治污”作坊剔除,对治污技术、治污成本到位的企业,给予免税、补贴等政策扶持。逐步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研发能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大中型再生材料加工企业,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三,企业科技治污水平要进一步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静脉产业在环境技术研发、技术储备上赶不上产业需求,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一旦扶持政策、行业标准、治污技术等问题得到解决,废纸、废塑料等再生利用产业在农村势必成为一个新兴投资热点。

第四,公众的责任心要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应自觉、适度消费,购物时应理性选购并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商品,使过度包装商品变成滞销商品,迫使生产者主动放弃过度包装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