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奸商毁了“国粹”中医药
(2011-06-11 21:22: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百事论谈 |
别让奸商毁了“国粹”中医药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2011年6月12日(来源:美国侨报)
一方面是道地野生中药材正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甚至枯竭,遭遇“竭泽而渔”;另一方面是假冒伪劣产品借机身价狂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被视为中国国粹的中医药发展正濒临险境,让人忧心。
中医中药有着远比西医西药悠久的历史,“中药种植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先秦二礼和诸侯,文字记载三千年。”这段《中医口诀》的开篇语,道出了中医药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如此,中医中药也逐渐走出中国,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认识。数据显示,近20年全球中药贸易额一直保持10%以上增速。而在美国,就有40多个州制定了与中医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医药合作还纳入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
然而,近些年来,有关中药材的负面消息不断,给中药形象蒙尘,其中造假掺假问题尤为突出,有人甚至称中医药材的造假可与文物造假“媲美”。曾被誉为中药“圣药”的阿胶,就被曝光用皮革下脚料冒充整张驴皮煮成;而淮山、甘草等极为普通平常的中药材,也全都有造假的记录。有网民戏谑:打开中药纸包,见到灰尘扑鼻,五色杂陈,病尚未除,先添心病。
“国粹”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不衰,除其本质精华,还因传承者光大了它们在发展演进中所秉持的仁爱之德、诚实守信等理念。遗憾的是,今天,一些商家只看到这些珍贵遗存的商品价值,却忘记了支撑这些价值背后的文化根基。抽骨血而存皮囊,“国粹”何以立足?
毫无疑问,对中药的造假毁掉了不只是某些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自己的声誉,而会产生“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放大”效应,从害人到整个行业受牵连的简单逻辑被一遍遍重复演绎着。当含三聚氰胺的毒奶粉被曝光时,轰然倒下的不仅仅是一个“三鹿”品牌,却是整个奶业都难逃一蹶不振的厄运。中药材业难道也要重蹈他人覆辙吗?
中药造假已成为潜伏在中医药业界致命的“毒瘤”,要从根本上铲除。笔者以为,医药业最高管理当局必须站在保护国家文化和民族产业高度,完善对中药材质量检验机制和增加检验设施的投入,加大监管力度和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同时鼓励民间举报监督,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假劣中药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