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言 |
这是中国日报社《21世纪英文报》转给我的又一个来自一线教师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有无较新颖的方法?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课堂导入说起。
“导入”顾名思义是指“引导”和“进入”。在课堂导入中,“引导”是教师的行为;“进入”则是学生的行为。学生是否能在上课开始很快进入角色,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效果。有效的引导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一般控制在3~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手段,促进学生在情感、认知、信息等方面作好准备,以便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考虑到:
1.形式上趣味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是激发学生表现出一种强烈责任感和旺盛探究精神的原动力。
2.内容上针对性。切忌为导入而导入,导入内容必须与下步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又忌导入取代教学,导入活动必须与下步教学活动有层次区分。另外导入设计还应该针对学生的认知特征、情感态度、知识结构、语言能力,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
3.方法上多样性。灵活多变是导入设计的艺术表现,也是吸引学生的魅力所在。教师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内容不同,不拘一格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保持导入活动的活力。
在具体导入设计中,教师还需考虑媒体的选择,因为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多媒体是众多我们可以考虑选择的教学媒体的一种。要利用它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必须对其有充分的了解。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l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多种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多媒体。多媒体具有单媒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极大的共享性。但是也有许多局限性(特别对于导入):费时、费力等。
基于前面的认识,我们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时,要关注的主要不是形式的新颖,而是如何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在具体设计时,我们可以有以下的考虑:
1.情景导入
多媒体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而且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世界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等。利用这些功能,教师可以设计表格图片、选编视频画面、录制音频片段,把文本语言转化为立体的音视情景。以此刺激学生的视、听觉,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活动。
2.悬念导入
多媒体是由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触觉信息和嗅觉信息等有机结合,但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我们更多地选择其中两、三种媒体进行组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意识地隐去某些关键信息内容,如用马赛克技术处理画面;用音频技术处理声音等,由此产生信息上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使他们为下步教学活动作好心理上准备。
3.互动导入
多媒体技术借助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根据交互性这一特征,教师可以有意识把学生作为一个信息源设计到课堂导入活动中。如:把文字信息隐去,让学生与多媒体中的图像信息或声音信息构成互动(看图说话、听音写话等);把声音信息隐去,让学生与图像信息构成互动(看画面配音等);把图像信息隐去或拆散,让学生与文字信息或声音信息构成互动(看文字画图、听音组图等)。又如:教师借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不完整的信息,形成互动空间,构建人机对话的互动模式。学生在直接参与这类互动中,自然地进入课堂角色。
4.背景导入
同样利用视频媒体和音频媒体的功能,教师可以将教学语篇的相关背景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有时话题背景文字材料的难度会超出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画面、音乐等给他们搭建一个“支架”。有时课堂教学话题比较抽象,其相关背景也不直观。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媒体与视频媒体,用图像、声音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降低难度,为学生构建一个平台。
5.自主导入
现在学生都具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组织学生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上课开始时由学生自主导入,作课件呈现。具体做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布置任务;学生或独立制作,或合作完成,通过自主探究,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并用多媒体技术将它们有机组合起来;在课堂上,学生借助课件,作相关内容的陈述、互动。这种导入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具体可以由教师设定预习任务的明确程度来调控:任务越明确,难度越低。反之依然。
6.联想导入
多媒体课件具有动态、易变、超链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教师设计活动,诱发学生围绕中心话题,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产生各种相关联想。在具体设计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导入主题,然后设计各种能够刺激学生想象的影视图像、文字信息、歌曲音乐等与主题超链,构成一个联想导图,最后通过这个导入活动,学生有一个有效的热身。
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导入同其它手段导入一样是开放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上述的各种导入只是一些建议,其实际设计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所选用媒体的功能加以具体化。但是无论怎样设计,课件必须体现趣味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而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情感、认知、信息等方面的有效热身,使得他们自然、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参与整个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