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混合动力在顽强成长
(2014-03-05 23:30:40)
标签:
转载 |
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动力。随着石油供应日趋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为必然。然而,纵使纯电动汽车有很多优点,但它一时间还无法取代传统的燃油动力模式,所以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最具有产业化和市场化前景的技术路线。
混合动力汽车在欧美国家及日本已形成产业化,但某些国有车企大佬们并不愿意选择混合动力。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吃亏不讨好的事情,上面不支持,坐享合资品牌的利润,每年进账几百个亿,吃香喝辣,日子过得挺滋润。更关键的一点,政绩突出,头上的“顶子”光彩夺目。也许他们就没想过,那几百个亿,是以牺牲了民众的健康和生存为代价的。
歧视混合动力的,不仅仅是国有车企大佬们,某些政策制定者也对混合动力持有相当偏见。国家把纯电动车作为战略方向,这并没有错。但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纯电动目前技术还不成熟,强行推进产业化,结果只会毁了这个产业。市场的反应是最好的佐证,2013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量14235辆,销售14604辆。国家投资几百个亿,换来的却是区区一万多辆的产销量。
我们的传统机车技术也不如人家,纯电动也远远落后别人,如果在混动上还不卯足劲,中国汽车工业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国家政策对纯电动是宠爱有加,对混合动力却是百般冷落。但国内的混合动力在顽强成长。在他们那里高速增长。在一汽集团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中,明确了不同平台的技术路线与开发计划,将重点放在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上。长安汽车的油电混合动力已实现产业化,他们拟将自主品牌轿车和微车将全部标配混合动力系统,总体平均油耗到2015年降低30%。吉利对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技术均进行了研发,包括智能启停的轻混系统、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以及电子等平衡超级混合动力技术等。除智能启停技术外,吉利还重点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已经完成了串联、并联两种方式的混合动力技术储备。零部件企业科力远更是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首条镍氢汽车动力电池全自动生产线,使中国有了成熟的、规模化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完全融入到国际化产业链。
这是民族企业的骨气,是他们挺起了国家产业发展的脊梁!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像不屈的小草,在石头缝里顽强地成长。
全球汽车发展突飞猛进,无论是从传统汽车,还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我们和国际顶尖水平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正是这些有骨气的企业,不畏艰难,迎难而上,铁肩担道义,彰显出一个民族的气节和铮铮铁骨。正是有了他们,在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面前,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就像破土而出的春芽,正满怀生机地展示着春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