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鱼箭滩杨家祠堂
标签:
历史 |
老龙山苍松翠柏,四棵翠绿的柏树成为天际。金鱼河清澈见底,流水潺潺。夏天,孩子们在河中嬉戏、纳凉。八月,金黄的稻谷随风波浪。大嘴上的卷子树迎风摇曳。北望天池南看玛瑙,好一幅川南水墨山水画卷。
鱼箭滩杨家祠堂是贡井天池山老栗湾杨家祠堂的分祠。杨文焕六世孙杨汉明、杨汉林、杨汉书三人出资买下了老龙山和山下沿金鱼河地带的水田,及平坝田中的牛席田,作为每年祭祀先祖的资金来源。乾隆三十九年,通过宗亲捐资,买下十七世杨在文一部分田土,投资田土后尚有余钱,余钱再通过借贷获取利润。嘉庆十年,杨文凤等人收回借款并买下了李珍抒的一部分田地,嘉庆十四年杨清等三十人各捐钱五百文,约20两银。通过多年的资金筹措和利润积累,使得家族资金雄厚,为开展祭祀活动准备了物质条件。
据杨守常老先生讲,每到清明,祠堂香烟缭绕,锁呐声声,族人杀猪宰羊,好不热闹。四面八方的杨氏族人汇集于此,虔诚的开展祭祀活动。
老龙山的北端,山呈缓坡状,两列土埂依山就势梯次向上排列,坐南向北,土埂上没有坟堡,过世的族人就埋在土埂中,前面竖立墓碑供后人祭祀。庸祖和汉林、汉明就葬在大嘴上。中祖葬在老龙山右侧,坐西向东。三世到十三世大部分族人都长眠于此,老龙山成为杨氏家族的私家墓园。
杨家人秉承本家的宗旨,那就是“祭祀先祖,缅怀先人,知恩图报。传承清白传家的文明家风,弘扬杨家人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五省经略云贵总督杨述中、清朝内阁中书,十六世杨清云便是杨家的优秀代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