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留存:记住那些事那些人

标签:
梁恕俭扎兰屯市民族中学华师教育研究院专家引领领航学校 |
分类: 采访游历 |
专家引领促成长 砥砺奋进正当时
——华师教育研究院助力扎兰屯市民族中学教师培训活动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立足课堂、深耕课堂、创新课堂是学校教学增效的重要手段。在上级领导的关注与帮助下,民族中学荣幸地成为华师教育研究院助力内蒙古扎兰屯市教师培训领航学校之一。
为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3月20日上午,华师教育研究院房涛院长专家团队一行三人在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走入民族中学开展转课及听评课教研等系列活动,与学校领航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并对我校课程教学进行指导,我校校长乔立长、副校长何俭、副校长李希明全程跟随。
首先,房涛院长与我校领航教师共同进行校内转课,随机进入课堂聆听各班教师授课并查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转课中他及时与教师们进行沟通,倾听教师的感受,同时与我校领导进行了交流,对学校课程开展和实施方案予以了解。房涛院长提出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教研组、备课组联动,注重引导、以学促用。
在与我校全体师生共同参加升旗仪式后,专家团队、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领导及兄弟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听评课活动。我校任爽、孟丹二位老师分别讲授了语文学科《老王》和数学学科《勾股定理的应用》的研讨课。课后,两名教师从学科特点和“大单元教学”要点出发,对课程设计、实施过程和学生实际反馈进行说课阐释。
市语文教研员陈宏伟及数学教研员杨华对两节课分别进行了讲评,两位教研员对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两位教师能充分理解新课标、新导向,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与学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有所感触。同时,二位教研员也希望老师们可以认识到学无止境,多学习、多思考,进行深度的、有意义的、有效率的教学,更好地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华师教育研究院教育专家梁恕俭老师以“在活动导学中‘发’‘生’”为主题进行评课,他以自己执教《老王》的经历出发,用课程内容融入诗歌、音乐和学生表演展示等新颖形式案例,从任务驱动、追求生成和享受作品三个层面进行讲解,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建议,梁恕俭老师的分享鞭辟入里、深入浅出,对课程教学的专业解读引得现场掌声阵阵,参会教师都纷纷表示自己在聆听中收获颇丰。
华师教育研究院房涛院长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为我们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要点,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充分的剖析,结合“大单元教学”建议和课本具体内容,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指导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的目标实际,指出教学环节要充分联结教学目标,令教学培养基于学科素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生活,房涛院长的讲评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细致入微的具体建议,这样一次专家面对面、零距离的指导交流,让每一位在场的教师深感受益匪浅。
下午,在教育局副局长于艳红的组织带领下,我校九名领航教师进行现场答辩,与专家老师面对面交流和探讨,聆听专家的指导建议。各位教师从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个人专业发展及专业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华师教育研究院专家教授王炳新、康万栋老师对教师的综合阐述以及专业发展瓶颈和困惑给予了专业的点评,对各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二位专家老师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大形势,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从政策解读到教学案例再到教学改革,指导教师观念的更新,角色的转变,帮助教师明晰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规划个人专业成长之路。
最后,王炳新老师也对我校领航教师提出了希冀和期待,愿大家在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扎实开展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不断进步,在课程顶层设计和科学化体系的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教研氛围营造、课堂活动赋能等方面有所提升。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为期一整天的活动意义重大,专家团队的指导切实化解了教师在学科教学和课改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点拨了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对提高我校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学科基地建设及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提供了巨大支撑。我校定将以此次活动作为契机,认真分析、反思、改进和规划,优化教学过程,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教师培养工程和学校课程改革进程,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民族中学教育教学发展新篇章。
前一篇:在通辽展示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后一篇: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善用多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