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恕俭在金华荣光国际学校授课讲座

标签:
梁恕俭金华荣光国际学校昆明的雨同课异构专题讲座杂谈 |
分类: 采访游历 |
诗意语文声色俱,写作秘籍心中记
浙江省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
为汲取先进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1月4日,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诚邀梁恕俭老师莅临我校指导教学。梁老师满身荣耀,他是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聘专家,新浪博客达人,高效课堂培训师,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在梁老师3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中,他用心钻研,笔耕不缀,在一线教师中有很强的影响力。
4日上午,八年级梁晓颖老师,孙鑫鑫老师和梁恕俭老师三人同课异构,《昆明的雨》开出了三色花,展示了各具特色、不拘一格的高效课堂。初中部全体语文教师和小学部高段语文组教师全部听课学习。
01 同课异构展风采
第一节课由805班的孙鑫鑫老师执教。孙老师以一首“飞花令”导入课堂,带领大家开始了一场寻美之旅。从美文作者到美文诵读、发现美点、美之感受,再到美之手法,各个环节层层推进。最后,孙老师升华到美之练笔,鼓励大家写出属于自己的“美”。人生百味,诗意生活,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要体验生活真滋味。孙老师将人生哲理和课堂知识有机融合,给学生深度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梁晓颖老师在803班开课,精心设计的板书瞬间抓住了学生的眼球。随后,梁老师从《昆明的雨》这篇文章出发,带领学生走进文坛巨匠汪曾祺的散文世界。梁老师的课程设计分为四大块,从整体感知,到理解文意、体味美点、品位语言。课堂各模块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体现了梁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梁老师的课堂,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梁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学从疑处始,得自问中求”,这是梁恕俭的执教之理念。梁老师在804班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节有声有色的课堂,让学生回归课堂的中心。在上课之前,梁老师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具体的任务,由小组派出三个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梁老师有“每课一诗”“每课一歌”的习惯,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在他的二次创作之后,变成了一首首精炼巧妙的诗歌,甚至还变成了可以唱出来的歌曲。激情满怀的歌声,生动新颖的课堂让学生们眼前一亮。
在这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之中,学生在明确的任务指导下,积极展示自我,踊跃参与课堂活动。梁老师把主导权交给学生,将每一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带来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同学们和参加学习的教师都受益匪浅,也被梁老师特别的文学魅力所吸引和折服。
02教研评课领未来
课后,梁恕俭老师与全体语文教师一起开展了严肃认真的评课。梁老师先点评今天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同样是以诗作评,他毫不吝惜对青年教师的赞善,也针对两位青年教师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实用的建议。
此外,梁老师为学校的语文教师作了“课堂如何更高效”的专题讲座,展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五有四度评课法”。他提到语文教学是快乐教学,要让学生不再忍受课堂,学会接受课堂,积极享受课堂。梁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我校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使在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茅塞顿开。有了梁老师的指点,老师们表示以后能更好地走进课堂,努力成为用爱唤醒心灵、以自由激活梦想、让规则内化秩序、用平等引领未来的优秀教师。
03中考作文有妙计
下午,梁恕俭老师于千人报告厅,为荣光国际学校初中部的学生们做了一堂《中考作文锦囊妙计》的讲座。一开场,梁老师就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歌喉,以一首《作文小窍门》的演唱,掀起了本次讲座的第一个小高潮。
接下来,梁老师从寓教于乐,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们明白作文优劣等次之间的差别。那么该如何写出高等次的作文呢?梁老师从扣题、立意、文采三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同时,给同学们提供了六个作文小技巧:“巧用修辞、抓住细节、以小见大、写出精神、适当抒情、欲扬先抑”。
梁老师选择的素材大多源自课本,易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他还注重联系社会实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大大丰富和拓展了讲座的内容,让讲座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同学们被梁老师的广博的学识、幽默的谈吐、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的吸引,不由得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两个小时的讲座,学生们依然感觉意犹未尽,在互动环节还提出了不少问题,梁老师都耐心地予以正面回答和切实建议。学生们纷纷表示,听了梁老师的课,他们捋清了写作思路,明白了写作的技巧,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写作方法,受益匪浅。
梁恕俭老师思维敏捷,充满智慧,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犹如一缕春风吹绿了教育的田野,为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老师们学到了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学生们体验了新颖与多彩的语文课。在专家的引领下,我相信,我们荣光国际学校的语文老师们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我们共谱荣光新篇章!
- END -
文:石卉 图文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卢小宇 审核:石晓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