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蕴藏的为人之道(六)

标签:
汉字智慧汉字中的哲理汉字字理为人之道造字法杂谈 |
分类: 随笔时评 |

暂时的停靠,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停”字,“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在“停”中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就是“停”字中的人生智慧。
说出去的话,要像射出去的箭一语中的
“矢”为箭,箭是用来做什么的?箭是用来射中目标的,而“口”是用来言语的、用来说话的,所以,开口说话就要像射出去的箭一样,一语中的,击中要害,直指事物的本质,这才称得上“知”。但如果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喋喋不休,夸夸其谈、不着边际、不切中要害,便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是在有意用空洞无物的言辞掩盖内心的贫乏和无知。
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自立的人,才能在别人心目中有地位
什么人受人尊重,什么人在别人心目中有地位?地位的“位”字,就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只有自“立”起来,才能在别人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位”。由此看来,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给的,是你的自立自强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了地位。
做事要有底线,底线以下的事坚决不做
“正”,上面是“一”条横线,下面是一个“止”字。“正”字上面的“一”条横线,就是底线,意指做事要有底线,要“止”于做底线以下的事,凡是底线以下的事就坚决不做,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个正直的人。
在心田里播下思考的种子,便产生了思想
在田里播下种子,种子就会发芽,长出庄稼。而“思”字,即为“心”“田”。在心田里播下思考的种子,同样也会发芽,也会长出庄稼,只不过长出的是思想的庄稼。一个人思想的获得,是深入思考的结果。
智者,是每日知道新的东西的人
“智”,由“知”和“日”组成,即每日都能知道新的东西。要每日知道新的东西,只有通过每日的学习才能获取,让自己每日学有所知,每日学有所得,成为一个智者,成为一个聪明人。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所以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张口吞天,可能吗?
“吞”,上面为“天”,下面为“口”,张口吞天,这可能吗?但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绝对不会有好的结果,人张口吞天,也绝不会有好的下场。
恨,是少了一点良好的心态
“恨”,是指少了一点“良”好的“心”态。生恨的人,往往是少了良好的心态,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容不下事,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心里有爱的人,心理才健康。
警告别人,也不要出言不逊
“敬”“言”为“警”。哪怕是警告别人,也不能出言不逊、出言无礼、出言伤人,而要站在敬重别人的角度出发,话说得恳切、中听,别人才能听得进去,这样的警告才有效果。(摘编自黄小平博客)
相关链接:汉字中蕴藏的为人之道(四) 加强记忆的十个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