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题型示例(三)

标签:
考查范围考试说明试题分析题型示例语文高考 |
分类: 高效课堂 |
4.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形象。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
材料二:
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群众收视率与总体群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群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群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用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慧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电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直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答案】
7.D
8.BC
9.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解答
(1)D “国家地理频道”应该是传送给“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再传送给“电视观众”,原文为“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最后应该是“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
(2)A.前后两句没有关联.材料一中为“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进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前者讲的是“内容编排”,后者讲的是“纪录频道采用的方式”.
D.“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的攀升”错,从材料二的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加,前六个年龄段对应的集中度的比值在不断的攀升,但是“55岁-64岁”到“65岁及以上”,是在下降.
E.“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于文无据,文中材料四只是讲到了其具体的制播运营模式,并没有涉及选项所说内容.
(3)本题对应的答题区间为材料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材料四“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一(3)题。
材料一
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厦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的消耗。同时,这种消费过程又是精神财富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简言之,文化消费是人类享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活动。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有文化消费才会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与空间。因此,培育文化,自费市场,刺激又化消费需求,就显得尤其重要。虽然目前我国新型文化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比如旅游业和休闲业,但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文化消费总量过低。在此背景下,探索分析中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对于新一轮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文化消费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通常的规律,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食品、衣着等生存性物品的消费比例会下降,而对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的支出则会增加,文化消费属于享受型和发展型支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若文化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能够实现持续上升,这对于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食品消费、衣着消费等不同,文化消费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提升人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生产能力,实现经济良性发展。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扩大居民文化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三
2007-2013年农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和城镇人均文化消费直出
材料四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居民就业能力越强,收入越高,文化消费水平也就越高。2014年,美国最高学历在大学以下的居民税前年收入平均为45037美元,文化消费为2654美元,文化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为5.89%;最高学历为大学及以上的居民税前年收入平均为100770美元,文化消费为6249美元,文化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为6.2%。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统计,2006和2007年美国电影的平均票价分别6.55和688美元,均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换言之,工作一小时的报酬能支付—场电影的票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了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电
影产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多,巨大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又降低了文化产品的价格,形成良性循环。
(1)下列对利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类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
B.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C.2007年至2013年间,农村和城镇的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D.随着学历的升高,美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占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地提高。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经济发达、产品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均已超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阶段,已进入具有满足精神消费、享受和发展消费的高层次阶段。
B.文化消费环节的系统性研究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预测、政府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C.尽管城镇人均文化消费的支出和农村人均文化消赞的支出在不断上升,但城乡文化消费的差距却进一步拉大,城镇主导优势愈加明显。
D.文化消费活动受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作用,文化消费总量和结构受消费大众的收入水平及其收人分配制约。
(3)中国文化消费的现状如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7.A
“文化消费是人类享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活动”,而不是“用……满足……的 一种消费”。
8.A
“人们的消费均已超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阶段,已进入具有满足精神消费、享
受和发展消费的高层次阶段”说法绝对。
9.第一问:我国新型文化消费形式不断涌现,但文化消费总量过低。
城镇和农村人均文化消费的支出都在不断上升,但城乡文化消费的差距却进一步拉大。
第二问: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刺激文化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的教育水平;拉动农村文
化消费水平;借鉴美国文化消费的经验,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文化创意产 业,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等。(4 分,每点 1
分)
前一篇: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示例(补)
后一篇:2019高考语文题型示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