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课的“三二一”原则
梁恕俭
上课不易,评课更难。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对授课教师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评课的目的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之评课;有学校领导为诊断、检查而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督导的评课,等等。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评课最好遵循“三二一”原则,即“三个优点,两条建议,一项不足”。如此评课的好处是,激励鼓舞,给予被评教师专业自信;建议中肯,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指出不足,避免缺憾重复发生。
“三二一”原则在同时评判多位教师时,还能因形式上的“平等”而避免了“排名”上的尴尬。
操作上,找优点要旗帜鲜明,洞察本质,在表达上一语中的;更要有理有据,有板有眼,具体细致地指出其高明过人之处。一般说来,找优点可从十个方面下手: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学法指导、能力培养、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个优点”的排序要有讲究,措词更要有内涵。比如,评价教学态度,由高到低可以选择好多词:顶礼膜拜、令人敬仰、值得钦佩、心生赞叹、堪称榜样、十分欣赏、一丝不苟、态度端正、比较重视、有点率性、过于随意、准备不足、敷衍了事、误人子弟。
当然,一般评课时,不能在“教学态度”上浪费三分之一的篇幅,如果实在不易找别的优点,只能在“态度”上做点文章,潜台词就是整节课“乏善可陈”。
“两个建议”要高明,有可操作性,还要得到被评课者的信服与认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正会评课者,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当局者”习以为常的毛病,并能开方送药。提建议可从“导入、点拨、探究、环节、板书、小结、氛围”入手,当然,这对评语文课比较适用(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拨:柳暗花明又一村;探究:山雨欲来风满楼;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板书:善张网者引其纲;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氛围:待到山花烂漫时)。
“一项不足”要委婉含蓄,永远怀着对被评课教师的平等、尊重之心,切不可居高临下,大放厥词。

评课的“三二一”原则还包括“三项注意、两条把握、一个中心”。
“三项注意”之一,要注意教师的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要把评课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但不宜太多太深。
二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
三是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产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两条把握”即一是把握分寸,不要机械行事;二要把握时机,少去锦上添花,多做雪中送炭。这里的“分寸”即评课标准,不能不看对象,搞一刀切,而应该多一把尺子量人,尽量做到鼓励为主、提醒为辅、批评去之。所谓的“时机”即倾听在前、切磋在后、友善助之。
“一个中心”,即“缺点不漏,优点说透,方法给够”,要让被评课者有触动、有感悟、有收获。
要想真正评好课,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演讲与口才,学习课的模式,掌握学科特点,熟悉各种课型,并在实践中学会推敲点评的语言,这样才能评出真知灼见,评出研教相长,评出皆大欢喜。
梁恕俭推荐:“五有四度”评课方法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
以小讲座的方式评课 梁恕俭:评课的四个维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