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忽然读懂了这些诗词

标签:
恍然大悟诗词解读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心灵的共鸣 |
分类: 闲情杂记 |
核心提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小时候我们最讨厌的就是背古诗,不明白古人这些咬文嚼字的酸诗有啥好。后来经历的多了,许多心境却愈加无言述说,恰恰是那不经意的一两句诗词,勾起了百转千回的感叹。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小时候读的时候感觉这哪能叫诗,根本就是大白话。工作后在某个加班后的雪夜,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回家路上,莫名其妙地想起这首诗来。
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羡慕一千多年前的那幕情景。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小时候看觉得这首诗真是无聊,现在再看,忽然觉得沧海桑田。寥寥数字,盛唐不再。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以前觉得,这是倚老卖老的作品,不就是嫌弃我们这些小年轻吗?尤其“而今识尽愁滋味”一句,压根就是大白话啊,真不懂,也不承认自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现在有些明白了,少年时代,总希望别人懂自己,了解自己,于是不停写,把自己情感各种放大,这也是成长的过程。
但是后来啊,就不一样了,有些心情不知道如何描述了,也不想再写了,因为觉得写了别人也不懂,或者是别人懂了,也没用,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说出来也觉得甚是矫情,多大个事情嘛。
于是翻遍通讯录,都不知道跟谁说话,本来想要矫情地说点什么,最后,只能含混的表达,天气甚好啊。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小时候老师总是要求背诵这首诗,觉得甚是无聊。直到一个朋友意外去世才明白,一旦动身,有些故人就真的没有了。
好友这种缘分,有机会的话,还是更尽一杯酒吧。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时读过只觉是简简单单的佳节祝愿,并不认为多好。后来多读了点书,才知道作者其时官场失意,与所爱离散,孤身一人。
试想若自身所处同样境地,断是说不出这般话的。只有真正置身于孤独寂寥中,才能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人是有怎样的胸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时候仅仅学到这是一首批判封建剥削制度的诗,长大后体会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不易,再偶然看到这首诗,才发现这说的就是老爸,老妈……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直不理解这种悔意,最近这一年,顿悟了。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老妈来看我,走之前带着老花眼镜帮我缝衣服,就突然想起了这首诗。
小学读这首诗的时候只是想象得出那种情景,而现在却是置身于情景之中。过了这么多年老妈也到了要带老花眼镜的年龄,而我也终于理解了这首诗。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第一次读的时候真心觉得一般,直到经历了几次离别之后再读,差点哭出来。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历过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之后,再没有可以让自己动心的了。
你还记得你的第一个刻苦铭心吗?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歌浅显易懂,以前只在意第二句,真正是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最近人移事迁,越来越对末句有感觉。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成了游子后,漂泊在异乡,想买张车票回家都很难,回想起霜冷大地时离家的情景,才明白有多么“不堪”。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旷世的孤独,年少轻狂时不懂。再回首,才能看到其中的孤独又高远,洒脱而超然。
来源:“诗刊社”微信公众号
梁恕俭推荐:诗配画:永难磨灭的印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