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标签:
三说专业成长助推器梁恕俭首经贸附中课改培训 |
分类: 教师报•研究院 |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率,让“三说”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1月20日,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秘书长、华师教育研究院院长房涛,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特聘专家梁恕俭,华师教育研究院高效课堂推广中心主任房萍走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参与并指导学校开展的“说课标、说建议、说教材”三说展示竞赛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助力首经贸附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完善教学模式,让学校在三说活动的洗礼下成长、发展、壮大。
http://www.zgjsxw.com/eveditor/attached/1453863659.png
房涛:用三说去积淀,实现高效教学
首先,三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它是以演讲的形式,运用知识树对一门学科的一个学段、或一册书、或一个单元(章、组)、或一类知识(一个专题)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解读和整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
其次,让说教材与说课的距离拉近,如何做?在说的对象方面,我们将说教材的对象趋于微型,更贴近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说到单元;说的目的方面,将说教材的理念与课堂理念、课堂目标贴近,将整合的成果带进课堂;在说的方法上面,找出说教材与说课的近似点,从而进行串通、融合;在说的意义上来说,说教材的成果最重要落实到课堂,是要为实现高效教学服务的。
接着,我想说说三说带给大家的一些收获。
显性收获体现在八个方面。①说教材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快专业化成长的捷径之一,它会让年轻队伍尽快成长,并让老同志得以加快成熟。②从说教材开始备课,说教材——草案——初案——成案——个案,提高课堂效率,能从宏观把握,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③让说教材走近课堂,体现在让说教材的思想和成果走进课堂;④让说教材走近学生;⑤用好知识树,强化整合意识与整合思维;⑥深入说教材,说出新实效,可以由宏观到微观,由务虚到务实。⑦让说教材常态化,成为教研活动的素材之一,课例分析。⑧让知识树成为学生的学习助手。
隐性收获大致如下四个方面:①展示个体才华,让大家在一个展示真才实学的平台上充分表达、证明、发展自己。②促进及时反思,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三说活动,
最后,我想说,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
三说首先要明确:一说,课标是怎么要求的,把纲领进行细化;二说:教材是怎么呈现的,了解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同学段的要求,领会编者意图,合理整合利用;三说:教师是怎么处理的,把编者的意图、课标的要求在课堂上呈现,贯彻到位。
“三说”展示四个优点:①自成体系,不拘一格;②对教材的把握,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可以说对三说有了较为准确地认识;③三说内容包括总目标、学习策略等,利用知识树进行了统一建构,并说得非常清楚;④课件制作精美,在单元之间与单元内部选取了一节课做剖析,内容详实。
“三说”展示四个建议:①老师们可以把教材和考纲、甚至和中考做一个链接,会产生很大的价值。②老师们要学会立体性整合教材。整合教材并不是简单地打乱顺序,而是要做到“站位高”“整合巧”。③合理化提出建议。建议不是笼统地、泛泛地说,要找出适合自己的、适合校情的、能够有一点创建和生成的建议。④学科专业性内容可以不用说得太细,有架构就可以。
http://www.zgjsxw.com/eveditor/attached/1453863696.png
最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李晨辉表示,房院长在课程方面的研究深度和把握能力令他钦佩。本次活动历练了教师,现在已有大部分教师能够脱稿展示了,且对课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在实践中收获经验,找到自身落脚点,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