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上)

(2014-12-29 21:18:51)
标签:

十一学校李希贵

新学校教育发现

一切皆有可能

教育对话

梁恕俭

分类: 得意之作

今天在国防大学礼堂听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讲座《一切皆有可能》,结合自己的感悟,以对话体的形式呈现如下:

 

李希贵:十一使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把学校办成教职工心灵的栖所,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教职工的幸福家园。

梁恕俭:我曾经效力4年的北医附中,校训是“尊重、适合、和谐、发展”,想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希贵:当一个组织越来越依赖制度,管理容易僵化,导致水泄不通,有些问题永远不可能用制度解决。

梁恕俭:当前的所有教育问题都可归结到体制上来,制度是体制的一部分。好的制度使好人办好事,使一般人办不成坏事或不敢办坏事,而过多的制度使人好事、坏事都办不成。

 

李希贵: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的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梁恕俭:“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是李希贵先生的一条重要的管理思想。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只有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李希贵:在笼子里出生的鸟,认为飞翔就是一种病。

梁恕俭:夏虫不可以语冰!中国绝大多数教育管理者都是笼中鸟,都想飞又无法挣脱。

 

李希贵:竞争关系,永远不会成就团队。建设拥有自愿分享功能的学习型组织,需要改变以甄别和排队为特征的评价制度。

梁恕俭:文人相轻,教师之间必须打破竞争壁垒,才能彼此欣赏,共同成长。

 

李希贵:校长要调停管理与文化的冲突,尽量选择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工作,但是,也不要希望文化能解决所有问题。

梁恕俭:教育的终极是文化,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语)。

 

李希贵:鼓励先进,允许落后。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理学生。过去的经验解决不了新的问题。相互倾听,就是对双方关系的最好投资。

梁恕俭:在校长眼里,教师第一;在教师眼里,学生第一;如此而已。

 

李希贵:对于人我是没有统治欲的,要是你对人有统治欲,你就不适合做一个校长。

梁恕俭:从李先生嘴里听到这句话,我瞬间明白了他的成功之道。

 

李希贵:领袖和上司的区别——上司驱使下属,领袖引导之;上司依靠权威,领袖靠善意;上司“我”字当头,领袖言必称“我们”;上司令人恐惧,领袖鼓舞士气;领袖身先士卒,上司颐指气使;领袖自己提前到位,上司要下属准时;领袖挽狂澜于既倒,上司追求过失;领袖身体力行,上司是指挥机器;上司把工作变成苦役,领袖把工作变成游戏;上司让下属冲锋在前,领袖和下属在一起;全世界都需要领袖,人人躲避上司。

梁恕俭:去年此时,《未来教育家》总编辑刘堂江主持过一个论坛,媒体以“30年,3座高峰”来盛赞三位校长,他们是:冯恩洪、魏书生、李希贵。

 

李希贵:在十一学校,校长的权力就是决定年度预算,每一笔预算怎么花,校长是管不着的。顺便说一句,我的签字是不能直接报销的——我们达成了一项共识:不叫有权的人理财,不让理财的人有权。

梁恕俭:俗话说:“当官不为财,跪请也不来。”相比之下,李先生让人肃然起敬。

 

李希贵:所有的选择,都因为我们的立场,没有学生立场,选择就不会是真正的教育。

梁恕俭:学生立场就是换位思考,尊重学生。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就是慈悲。

 

李希贵:致力于统一目标,而不必奢望统一思想。

梁恕俭: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知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相关链接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上)教育界的巅峰对话(上)        四字箴言与三个守住

      教育界的巅峰对话(下)        为教育家梦着色添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