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

标签:
毕淑敏教学素材精神的三间小屋每课一诗缩写 |
分类: 每课一诗 |
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
人生要筑三间屋,爱恨情仇定幸福。
手握学识无顾虑,胸怀事业有前途。
安身莫忘自珍重,立命方能岁免枯。
诗意栖居勤打理,精神世界入屠苏。
——梁恕俭(每课一诗)
今天在庞各庄中学听课,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我想像《老王》(杨绛)一课那样寻找多种创新的学习方式……每课一诗有了,缩写也勉强完成了,可其他发现和生成还欠缺,有空再补吧!
【缩写】精神的三间小屋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人生需要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凄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为工作而活着,还是为活着而工作,这是人生境界的分水岭。职业和事业的区别是,职业是今天干了明天还得干,而事业则是今天干了明天还想干。把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让精神的小屋住进你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在我们的小屋里,不能没有我们自己。我们的头脑,不能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漏水的地方成了沼泽,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三间小屋,是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宇宙,是如此辽阔啊。(原文链接20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