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教育”理念阐释与实践探索

标签:
阜南教育张水荣校长学校文化雅趣教育文化解读 |
分类: 教师报•研究院 |
以“趣”导学,以“雅”修身
——阜南县十一小学“雅趣教育”理念阐释与实践探索
安徽阜南县十一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虽然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有较优良的办学条件,学校决心抓住新学校、新起点、新发展的契机,文化立校,特色发展,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把学校办成全县最好的小学。为此,在张水荣校长的带领下提出“雅趣教育”的主张,现为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特对“雅趣教育”理念作出阐释并提出实施意见。
一、“雅趣教育”的理念体系
(一)“雅趣教育”的诠释
“雅”含有正直的、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意思。由此可见,“雅”是指人精神层面的修行。“趣”属于情感范畴,指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趣”可分为兴趣、情趣和志趣三个层次。
“雅趣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模式。它以尊重儿童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反对将儿童置于被动地位,压抑儿童个性,忽视儿童特点的强制灌输教育,主张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理念,主张“基于兴趣,发展兴趣”,给每个孩子一个有趣、有乐、有梦的金色童年。
“雅趣教育”注重学生强烈、广泛的兴趣和高贵气质的培养,从而以“趣”导学,以“雅”修身,在富有情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学生成为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之人。“雅趣教育”主张让学生从少年儿童时期就有精神上的追求,有高远的人生目标。他可以选择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但是他的修养必须是最优秀的。
“雅趣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基的教育。广泛的兴趣和高远的精神追求是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空余时间思考问题,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读自己爱读的书,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雅趣教育”的提出,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契合学校的客观实际,反映了十一小学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思考与目标定位。
(二)“雅趣教育”的理念及其内容
1.办学理念:做最好的自己
虽然说永远没有最好,但“最好”其实就是“更好”,是对自我提出的一个更高的人生标杆。“做最好的自己”,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展现个性;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努力成为教学风格鲜明,有教育魅力的教师;对学校来说,就是坚持走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追求每天的成长和进步,努力做到最好。
2.办学目标:具有“雅趣教育”突出特色的县域品牌学校
经过三年的努力,初步把十一小学办成具有“雅趣教育”突出特色的县域品牌学校。把学校办成孩子们学习的乐园——让学校成为学生追求精彩人生的起点;把学校办成教师的精神家园——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把学校办成幼苗茁壮成长的田园——让家长收获未来的希望,使学校成为一所人们尊敬的学校。
3.培养目标:有教养的新儿童
“有教养”是指十一小学培养的学生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内涵博雅、外表优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全面发展。“新儿童”一是指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有新时代气象但又不失古典文化修养的新儿童,二是指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彬彬有礼、敢作敢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儿童,而不是仅仅做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
4.校训:启蒙修雅,明理成人
“启蒙”,即启迪智慧,点化生命,“修雅”即完美精神,涵养德性。通过“启蒙”,学生得以“明理”,即知晓天地人事,体悟生命价值,通过“修雅”,学生得以成长为有教养之人。“启蒙修雅”,是一种春风化雨式的培育过程,“明理成人”,则是过程中不断生成和显现的教育成效。
5.校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有梦想,有抱负,不断追求卓越,同时又踏实、认真,实事求是,不浮躁,不图虚名,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件事。
6.教风:行止有范,读书致远
言行举止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终身学习,钻研业务,不断进取,才能走得更远。
7.学风:乐学善思,睿智雅行
喜欢学习,善于思考;聪明智慧,气质高雅;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二、“雅趣教育”的实践体系
(一)“雅趣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雅趣教育”落实到学校课程体系中,主要采取在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中“渗透”,开设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三条路径。
1.国家及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在实施国家及地方课程中,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通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的统整,挖掘课程中“雅趣教育”因素,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优雅、博雅、文雅、典雅、高雅的品行和风范。
2.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才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发展其多才多艺,造就“有教养的新儿童”。主要开发以下六类校本课程。
(1)经典诵读类课程,如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等。
(2)艺术类课程,如琴、棋、书、画、舞蹈、陶艺、茶道等方面的课程。
(3)基础拓展类课程,如随笔化作文、趣味英语、奥数等。
(4)科学探究类课程,如机器人、航模、环保、植物栽培等。
(5)文明礼仪类课程,围绕两大主题,即“乘车、见面、课堂、集会礼仪”和“坐、立、行、说、穿”的礼仪开设相关课程。
(6)特色体育类课程,如健美运动、形体训练、武术、军体拳等。
3.活动课程化
活动作为一种生活经验课程,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精心设计和组织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各种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及春游、秋游、植树、参观、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之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学生展示个性才能搭建平台,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二)“雅趣教育”课堂:“四点六环”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教师体现职业价值的地方,是落实“雅趣教育”的主阵地。
“雅趣课堂”理念上强调以趣导学,自主学习,内容上渗透“雅”,方法上讲究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充满情趣。
“四点”:即生趣是支撑点;导学是基本点;悟法是关键点;巧评是生长点。
“六环”:即导学定向,创境激趣;自主学习,以思引趣;合作探究,以探诱趣;展示交流,以动生趣;点拨精讲,以知促趣;练习拓展,知趣交融。
(三)“雅趣教育”的德育策略
“雅趣教育”的德育在内容上注重责任感教育、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形式上要丰富多样,生动活泼,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1.教师要做到“四个给予”:给孩子一份尊重,因为尊重是最好的教育;给孩子一个微笑,因为微笑能给孩子温暖与快乐;给孩子一句鼓励,因为鼓励能让孩子更加自信;给孩子一点欣赏,因为欣赏能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
2.制定《阜南十一小学雅行基本规范》、编写《仪表礼仪三字经》、《“坐立行说”三字经》和《文明礼貌歌谣》,通过序列化、年段化的常规训练,养成学生多方面的良好习惯,培育文雅少年。
3.开展“三小活动”,即在家我会“小家政”,在校我有“小岗位”,在社区我当“小导游”。“三小活动”应有目标、有记录、有评价,使学生“天天雅行,周周争星,月月上星光大道”,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四)“雅趣教育”的学校管理
管理是实施“雅趣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本着“强化制度管理,尝试文化管理”的理念,既重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科学管理,又积极探索依赖价值认同、情感力量和精神激励的文化管理,追求一种既有规范,又灵动、弹性的管理。
梳理学校已有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聘任制度、干部评价考核制度、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及自主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教学基本规范、教科研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学校开放日制度、家长互动制度、“雅趣之星”评选制度等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保障“雅趣教育”的实施。
学校秉承“尊重人、依靠人、激励人、发展人”的理念,着力通过建设高品位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建立和实施共同愿景,建设教职工精神家园和转变学校领导行为等途径实施文化管理,以文化引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五)培养一支适应“雅趣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雅趣教育”的主体,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雅趣教育”的关键。
1.以“一本”:以校为本,“两分”:分层培养、分类激励,“三自”: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为基本思路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2.通过多种形式,使教职工认同“雅趣教育”的理念,深刻理解“雅趣教育”的内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教育行为。
3.通过读书学习、实践反思、听课评课、小课题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制定教师专业自我发展规划、“雅趣文化”大讲堂等抓手,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一批有思想、有追求、有特长、有风格的骨干教师。
(六)“雅趣教育”环境文化建设
“雅趣教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强调整体的陶冶和感召,因此,学校的文化环境将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以“成长的沃土、生命的家园”为理念,以“精致”、“灵动”、“童趣”和“高雅”为基本思想建设学校文化环境。
1.上课铃声
使用柔和、优雅的音乐作为上课铃声。
2.教室的布置
教室门口布置班牌。黑板上方中间是国旗,两边是校训。教室后墙是板报,由学生自主发挥。教室墙上可适当张贴名人名言。窗台上排放盆栽。
3.走廊的布置
走廊以学生的作品为主进行装饰。教学楼1-3层每层一个主题:一层以“什么是‘雅趣教育’”为主题,二层以“怎样实施‘雅趣教育’”为主题,三层以“‘雅趣教育’的成果”为主题;4-5层按照办公室、实验室、专用教室的特点进行装饰。每一层楼的走廊中至少设置两处图书角(或书吧),并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走廊装饰背景采用梅、兰、竹、菊图案,以体现“雅”的理念。
4.校园围墙的布置
校园内围墙设置“涂鸦墙”,每个班级一块,让学生自由发挥。操场附近的围墙装饰多项体育活动的人物造型。
5.校园门两边张贴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校园门两边的走廊装饰艺术长廊,悬挂名家和师生的书法、美术。摄影艺术作品。
6.宣传栏的布置
在校园内和校外围墙上设置宣传栏,宣传栏的一部分内容为近一段时间由学校举办的活动,一部分内容为师生的作品和事迹,主要以体现“关爱、和谐、灵动、高雅”的行为和故事为主。
梁恕俭推荐:名校侧记:品位彰显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