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但求耕耘,莫问收获
(2009-02-05 23:31:27)
标签:
耕耘与收获过程与结果重在参与尽人事以听天命精品荐读 |
分类: 传媒发表 |
按要求完成作文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重视“结果”,而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其实,美好的“结果”只带给人难忘的一瞬,而“过程”才是演绎和展示精华的全部,令人回味,值得珍藏。
请以“过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但求耕耘,莫问收获
梁恕俭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哲人又说,“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其实,可以把“耕耘”看作“过程”,将“收获”当成“结果”;二者都有复杂的因果关系,既有“水到渠自成”,也有“欲速则不达”。“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过程决定结果,但结果经常是无法掌控的,故又有了“尽人事以听天命”之说。
“但求耕耘,莫问收获”是我的座右铭,我信奉付出就有回报,也理解汗水不代表成绩。同样的耕耘,不一定有同样的收获,就像两家农民种地,同样精耕细作,收成却不一定相同,因为还有“土质”“种子”“时令”等其他因素。同学们学习也是如此,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课堂,成绩却千差万别,原因很简单:基础、智商、勤奋程度。
老师好说:成绩=智商×勤奋。而人的智商往往是一个固定值——欲求得好“结果”,只有在勤奋“过程”上下功夫。如果光想着登台领奖的辉煌结果,却不顾默默无闻的辛勤过程,无异于杀鸡取卵、缘木求鱼。小学有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这里的叶子可谓“过程”,葫芦即是“结果”。
同学们喜欢读《西游记》,那么西天取经的魅力,到底是“取”之过程的惊心动魄,还是“经”之结果的博大精深?显然,吸引同学们的不是结果,而在过程。再比如,鱼是“结果”,获取鱼的“过程”有很多:上街买,下河摸,撒网捞,甚至涸泽、电击……但也有的人喜欢垂钓,其垂翁之意不在鱼,而是垂钓的过程——享受那斜风细雨或杨柳垂岸的风景,体会那波澜不惊和动静之间的玄机。
其实人活着也就是一个过程,从一无所有一无所知来到这个世界,到最后两眼一闭两手空空离去;可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的就是过程。人生这趟旅程,最后一站全是死亡——“结果”可谓一样,那为什么还要去拼搏奋斗呢?不就是为了有个精彩无悔的“过程”吗?
当然,重视过程,并不是不要结果。正因为对结果的憧憬与期盼,才有了过程的兴致与动力。让我们心中留存着对结果的梦想与追求,在拼搏奋斗的过程中用心去欣赏沿途的风景,用心去留意人生的每一个脚步;但求耕耘,莫问收获;重在参与,重在付出;早晚你会发现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的过程中。
注:此文发于《福建教育》卷首,
2010年3月18日发表于《广西广播电视报》家庭周刊·人生百味(来样报)
类似阅读:
下水作文:改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呵呵,不要照抄哟
我累,但我快乐 细细理解,收获会很大
校园小说:阳光下的浅蓝 细腻的情感,无奈的结局
差生苦 我想写出成绩不如意的学生的心声
西城区初三:议论文课外阅读练习18首 这里面就有《结果与过程》
四、结果与过程
樱桃好吃树难栽,结果伴随过程来。
琐碎步伐赢奥运,充盈血汗造杰才。
过程闪烁执着美,结果鄙夷放弃哀。
百岁人生终归死,珍惜经历把桃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