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是,这位总经理虽然不会说中文,但在中国已经工作了8年时间,复杂的中文听不懂,这种典型的“中国骂”却听得懂,气得他拍着桌子用不熟练的中文大骂“滚蛋!炒鱿鱼!” 第二天上午一上班,总经理通知hr经理:要这个保安一天内从公司消失!而且公司不赔付任何补偿,理由是他失职、用粗言秽语顶撞上司! hr经理了解详细后,犯难了:这种做法显然是违反劳动法的!但看总经理气成那个样子,让他改变主意太难了。而这个懂得劳动法的保安,一口一个到劳动局告状,真捅大了,对公司与员工都不合适。 思前想后,hr经理还是决定劝服总经理。但怎样劝服呢? 想了半天也没个结果的hr经理,把自己的困境发布到由深圳一些日本企业人事课长组成的HR 的论坛上。虽然这些同行只是见过一二次面,有些甚至从未见过面,但兴许也能给她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不到二个小时,论坛上就出现了50多个回贴。这些同在日本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理人员给hr经理提出了很多极有建设性的思路。 惊喜万分的孙彤彤,总结了这些思路,拟定了自己的思路后,信心满满地敲响了总经理的办公室大门。 一个小时后,hr经理一身轻松地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 “之所以得以成功解决这个矛盾,得益于这些HR 的同行。”hr经理说,“大家都感同身受在日本企业内做HR工作的难处,尤其是涉及民族矛盾与问题,都司空见惯了,都知道如何艺术地说服日本上司。” 成功地摆脱HR管理的困境,是这个HR圈子带给hr经理最为明显的好处。其实,每一个HR经理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员工冲突,何尝不希望有这样的圈子提供帮助呢? 但圈子总是给HR经理带来竞争力与资源吗? 第一部分:现象篇 HR圈子的表现形态 HR圈子可以分为二种:正式的、非正式的,也可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而这些中,还可以再细分为多种形态…… HR圈子的力量 HR圈子虽然不会给人们带来现实的物质利益,相反还需要自己投入精力与时间,但千万不能小看这些圈子的力量,可能在你工作上最需要的时候,就会推你一把。 HR圈子是把双刃剑 HR经理人也应看到,圈子也有其两面性。首先,圈子是纯属私人化的资源,公司对此自是不甚热衷,甚至是心怀抵触心理的。其次,圈子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甚至金钱去维护和保养的,有时候会对工作带来的一定的影响。 第二部分:对策篇 寻找适合自己的HR圈子 正像HR BAR的口号所说的“付出越多得到越多”那样,对于有强烈的通过圈子结识朋友、共享信息、分享经验愿望的HR经理人来说,要想“融入”,须先学会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