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邳州之路

(2005-12-23 19:34:09)

邳州路,通天的路。

    夏朝,邳国奚仲造车,开启了人类坐车的惬意,引发了大造公路、铁路、高速路、地下路、空中路的世界风暴。

    六世纪初,隋炀帝开凿运河,开创了水上交通文明,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李白、文天祥、康熙、乾隆......哪一位不吟颂邳州。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邳州人疏竣的分洪道,结束了“洪水走廊”祸乱滔天的罪恶史,营造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水上运输景象。

    上世纪80年代,被誉为“天下水杉第一路”的邳苍路,是一座无形的丰碑,夹在两排触天的杉树中间,笔直笔直地流向前,一直通到天边。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001年之际,一声洪亮的誓言在市委院内爆发:五年再造一个邳州城!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邳州人从修路做起,历经五年奋战,投资6亿多元,打造了“两纵三横”为主骨架的邳州干线。在城区,修建了奚仲、珠江、华山、北京等48条柏油路,构建了东西南北、经纬分明的交通网;城中枢,一列列满载东方文明的火车,风驰电掣,跨过京杭大运河,驶向欧洲列国;在农村,一条条平坦、坚固的水泥路,连结着乡乡村村、千家万户,将大蒜、银杏、板材、石膏等邳州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邳州人巧于化天堑变通途,先后改造、新造陇海铁路特大桥、运河大桥、运河特大桥、运河高架桥,四桥相望,形成了邳州特有的景观。               

    轻舟飞度下邳城,两岸青山鷁首迎。路顺了,一顺百顺,四方宾客如云,谈工论商,一拨接一拔,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与时俱进的新城建设,如雨后春笋,林立的高楼,轰鸣的工厂,花园式的生活区,宽旷的广场......勾划出宏大壮丽的新邳州。               

    人人面前路千条,关键选准阳光道。正当全市百万人民雄姿勃发,齐力奋战“五年再一个邳州城”的2004年春天,邳州人,站在世纪大道上挥笔写下:“领跑东陇海,造福邳州人。”               

    争创东陇海第三大城市,点出了“五年再造一个邳州城”的深意,道出了邳州160万人的心声。它将改写6000年沉浮的邳州史,将展现出邳州人建设全面小康宏伟蓝图。哪一个不为之激动!哪一个不为之感动!哪一个不为之行动!               

    这个大思路,需要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前提;需要良心,良心是发展的动力;需要远见,远见是发展的导师;需要好胜,好胜是发展的起点;需要自信,自信是发展的助产土;需要意志,意志是发展的支柱;需要科学,科学是发展的能源;......综合力的大迸发。

    这个大思路,邳州人的“专利”,邳州人的通天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Romantic names!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