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星座五行过年春节 |
分类: 民俗探源 |
小年后的习俗为什么有这些讲究?
文音
过了小年,大年数着指头就要到了。因为新一年很快就要到了,小年到除夕这几天里,很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和讲究。
一、小年过后,“赶乱婚”不择吉
小年习俗中,祭灶、送神是非常重要的活动。说小年诸神要上天去汇报一年的工作,直到春节才返回人间。
所以,民间就认为这段时间众神都在天上,不管凡间的事,百无禁忌,大家做什么都可以不那么忌讳了。
就拿这嫁娶喜事来说吧。
从古至今,婚姻嫁娶都是人生大事,不仅关系到两个人,还关系到两个家庭。古人对婚嫁更是重视,因为这是确立夫妻关系、姻亲关系的重要环节和标志。因此,对待嫁娶日子的态度是非常慎重的,要结合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择吉。
而小年到除夕的这几天时间里,因为有了百无禁忌的认知,一些地方有“赶乱婚”的习俗。不论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都不再选择吉日良辰,而是随便哪天都可以办喜事。这段时间不长,办喜事的家庭却不少,比较忙乱,“赶乱婚”的名字也可能与此相关吧。
“赶乱婚”的习俗还有诗为证:“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二、出嫁的女儿忌给娘家扫房子
古籍中有 “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说得是扫除污秽尘沫与防疫的关系。过年要趋吉避凶,打扫室内外环境,也就成了过年的主要习俗,旧时称之为“扫房子”。
旧时流传的“腊月歌”唱的是小年开始每天要做的大事: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扫房子,在歌谣中是小年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歌谣归歌谣,扫房子的日子倒不一定非要在腊月二十四,但却是年前必须要进行的,是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一年中最彻底的大扫除。
而在不少地方的旧俗中,扫房子是不欢迎已经出嫁的女儿参与的。
相传,这个忌讳是为了防范已经出嫁的女儿偷走娘家的财物。
因为旧时候,没有银行、保险柜这些存放财物的专门机构和工具,人们习惯在家中存放金钱细软,而年底扫房子时候,院内室内都比较打扫的彻底,边边角角都要打扫收拾到,不留死角。
所以扫房子这天,家里人都很忙,家里东西也很乱。而古代重男轻女,出嫁的女儿被称为“泼出去的水”,是外人,就怕这“外人”趁着忙乱,将娘家的财物偷走。
扫房子这个习俗,不仅可以起到清洁、美化环境的效果,还可一扫过去一年的灰气(晦气),值得继续传承下去。而这样的忌讳,大家就不要在意了。
三、外嫁女除夕前就要离开娘家
除夕,指的是每年阴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也是阴历年的最后一晚。除夕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正是除旧迎新的时候。
民间有除夕夜守岁的习俗,人们通宵不眠,俗称“熬年”。祭祀,是守岁时最重要的活动,要祭祀神灵、祖先。
而吃,是旧时人们最重视、最盼望的。除了吃年夜饭,人们还会准备不少讨吉利口彩的瓜果零食糕点,一家人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小孩子们则吃一会,跑出去放会鞭炮,开心不已。
有些地方,有出嫁女不能在娘家过年的习俗。一般而言,在除夕之前,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就不能再呆在娘家了,即便是再疼女儿的父母,也会在除夕之前安顿女儿回婆家。特别是有儿子的家庭,更是讲究这点。要到正月初二,各地才有回娘家的习俗。
相传,这是为了避免外嫁女影响家中兄弟的运势。
但我们今天看来,这又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