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习俗中的开运寓意
(2021-01-20 08:22:04)
标签:
腊八节腊八粥过年星座文化 |
分类: 民俗探源 |
文音
2020年1月20日,阴历十二月初八,就是俗称的“腊八节”。
说起腊八,首先得解释阴历十二月为什么叫做腊月。
过了腊八就是年,旧时的腊八节,可谓是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人们就此开始一天天数着日子,安排着每天要做的事情,做着过年的准备。以前人们多是手工作业,耗费时间,自然是将诸多事情安排好,在除夕前完成,好红红火火地过年。
作为四时八节之一的腊八节,自然有与腊八节相应的习俗,这些习俗中有其吉祥寓意。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之后再合理运用,让习俗为我们的运势加分。
下面我们就说说腊八节的标配----腊八粥中,蕴涵着的几重吉祥寓意,以及与腊八节相关的另一种食品---腊八蒜的寓意。
一、腊八粥的源起,与感恩、健康相关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深山六年,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此日被称为
中国民间的佛教徒们把“佛成道节”与“腊日”祭祖、祭神的习俗融合,遂成“腊八节”。后来“腊八节”逐渐成为佛教的盛大节日。
为了感念释迦牟尼成道前的牧女献乳糜,后人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善男信女们,说吃此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2、喝腊八粥,源于“赤豆打鬼”的习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相传大人小孩生病、身体不好都是因为这些疫鬼作祟。所以,人们就在腊八这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二、腊八粥的食材选择,强身健体
熬煮腊八粥的食材相当丰富,不同地域、不同人家会选用不同的食材,但大多在以下食材中选择:小米、大米、粳米、薏米、花生、大豆、绿豆、赤小豆、芸豆、蚕豆、核桃、桂圆、龙眼、红枣、桂花、红薯、松子、白果、百合、莲子、板栗、蜜饯、......等等。
而这些食材不仅营养丰富,颜色也丰富,可谓是五彩缤纷,也就使得腊八粥色泽丰富。
而五色与五行、五脏的对应关系为:绿色属木,主肝胆;红色、紫色属火,入通与心;黄色属土,入通于脾;白色属金,入通于肺;黑色、蓝色属水,入通于肾。
腊八粥丰富的食材可谓是五行俱全,对五脏都有补益作用,还有美容、抗衰老、预防多种疾病的保健功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而且,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命理,在熬制腊八粥时,选择有利于自己运势的食材,使喝腊八粥也成为自己的开运手段。
三、腊八粥祭祀神灵、先人,获得庇佑
后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的仪式,也就越来越隆重,而祭祀的供品中,腊八粥是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也是农耕社会收获后五谷丰登的展示,是对庇佑这一切的神灵、祖先最好的感恩。
因果循环,以所得供奉心目中的因,又积下了善缘,继续祈求神灵、先人庇佑。
四、互相馈赠腊八粥,利于人际关系
旧时,人们一大早就熬好腊八粥后,首先敬神祭祖。其次就要盛好腊八粥,分别赠送亲友,让亲友品尝自家的腊八粥。
之后才一家人分享腊八粥,而这个过程中,往往也就又会收到亲友们馈赠的八宝粥,于是饭桌上八宝粥的种类增多,亲友之间的感情也在这样的互相赠送中又得到加深。
五、泡“腊八蒜”,合理理财
旧时,人们有很多忌讳。在这年节将近的时候,有些被认为不吉利、不方便的字、词,往往就用其谐音指代的物品来表示。
这种以物代字、词的做法,也常见于很多被人们视为吉祥的植物、动物等物品上,比如说,葫芦(福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早生贵子)、百合(百年好合)、......等等。
旧时的商号,一般是在腊八这天拢账,盘点这一年的经营状况,核算收支盈亏。而债主也往往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的人在年前还钱。
旧时人们比较含蓄,重脸面,即便是要账,也往往是比较客气的,尤其是做生意的,更是讲究和气生财。用“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是一种含蓄的表达。
普通人家,在泡腊八蒜的时候,盘算下自家一年的开支,看看有多少积余,有没有欠债需要偿还,该存多少钱,留下多少钱来年开春用,置办年货又需要多少钱等等。
存感恩之心,行旺运之事,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