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律法师:你的给予是她所需要的吗?

(2011-02-27 14:03:59)
标签:

杂谈

心律法师:你的给予是她所需要的吗?

 

    心律法师:你的给予是她所需要的吗?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以为你付出了很多,她(他)应该满足,应该感谢;其实,对她(他)而言,你所给予的并不是她(他)想要的。满足、感谢自然也就不说了,即便是有,也是带着无奈、带着虚伪说出来的。

 有一篇文章写的很好:

    上菜市场买菜的日子久了,对许多女人来说,难免感到厌倦;但对她来说,提着菜篮穿梭在菜市场买菜,却是她无法圆成的梦想。因为她有一个体贴入微的先生,天天都帮她买好菜,菜色之丰富、菜量之多,让她连挑剔的余地都没有。每天都有煮不完、吃不完的菜,还谈什么买菜呢?不仅是菜,其它的食物也不虞匮乏——每次先生出去采购,同类东西,少则五六种,多则十几种,而且一种不止一个,而是好几个,一加起来数量惊人。

       每次朋友来访,光是摆在桌上的水果就十几种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更绝的是,先生非常注意冰箱,只要冰箱里面缺了一角,才一转眼,他又大包小包地提了回来。一塞进去,比原来的还多还满。先生的体贴无形中剥夺了她上菜市场买菜的机会。连带地孩子也不能享受到外食的乐趣了。有时孩子说:我想和同学到外面吃麦当劳!爸爸就说:冰箱有那么多种口味的蛋糕,为什么还要到外面去吃呢?确实,只要孩子喜欢什么,爸爸马上就买回来了;只要太太喜欢什么,先生更是想办法买来。例如一次先生看到她拨弄窗口的风铃,改天便买了十几种各式各样的风铃回来,她看了只能摇头苦笑。其实她喜欢的是风铃摇曳的浪漫,不是要收集那些风铃;而孩子喜欢的是呼朋引伴到麦当劳边吃边聊的年少轻狂,这些似乎都不是从冰箱内取出的食物或从外头买回来的东西可以取代的……

 

       我们经常喜欢帮助别人,给予别人,但有时因不明白对方真正的需要,所给予的其实并不适合;有时我们更勉强对方按照我们所给予的方式接受,如果对方说,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拒绝了,因而觉得满腹委屈,甚或抱怨好心没好报。其实我们对别人付出关怀,目的是要对他产生助益,如果我们给的不是他所需要的,反而会造成对方的烦恼,这样还不如不给。所以,真正的给予是针对对方真实的需要而给予,是以对方为考虑,而不是以为出发点。

 

    了解对方真正需要什么,是我们在付出关怀、准备给予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而被给予者在接受别人的给予时,也要学着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状况与需要。如此一来,相信在每一次的互动中,我们将更了解对方的需要,贴切地给予、欢喜地接纳。

你给得对吗?当你要给予时,不妨问问自己。”

 

 

心律开示:在给予之前,了解对方真正需求的同时,不妨也问一下自己,这是你真正能给予得了的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