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录之内篇第五篇——《德充符》
(2013-10-17 13:10:08)分类: 庄子 |
五《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篇)》
32.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译文:生死虽是大事,却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心境,即使天塌地陷,也不会与天地一起坠落。
33.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
译文:从事物千差万别的一面去看,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很远;从事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去看,万事万物又都是一样的。
34.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德充符》
译文:人不能在流水中照见自己的身影,而只能从静止的水中照到自己,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
35.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译文:镜子明亮尘垢就没有停留在上面,尘垢落在上面镜子也就不会明亮。长久地跟贤人相处,就不会有过错了。
36.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译文: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安于自己的境遇并视如命运安排的那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37.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译文:所以德性充实过人,形体上的丑陋就会被人遗忘。人们不遗忘他们所应当遗忘的形体,反而遗忘他们所不应当遗忘的德性,这才是真正的遗忘。
译者方勇【题解】
“道德充实于内,万物应验于外,内外玄合无间,有如符契一般,这就叫做德充符。”
“文章前四段为一组镜头,借王駘、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四位刑馀丑厉之人,反复论证德充自由外物前来应验的道理。第五段,以闉跂[yīn qí ]支离无脤[shèn]结住前文残缺者粉墨登场的镜头,以形有所增的瓮盎大瘿[yǐng]导出下文的“益生“之辩然后自发议论,总契首尾,点出全篇宗旨——“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末段借惠子“益生”而丧其德为例,反证修德关键在于忘身忘情。先后散散写来,似乎泛杂,其实通篇贯以“德”字,章法隐秘而严整,大有一线穿珠,繁而不乱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