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经心得(6)
(2013-09-07 10:51:50)
标签:
文化 |
分类: 分享发现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摘自金刚经
听说,佛是完全觉醒的人。而凡夫,是不够觉醒的人。也就是说,佛和凡夫,其实没多大差别,只是觉醒的程度,有深浅不同。
我们正在从凡夫成长为佛的途中。因为我们正在不断觉醒之中。
以前有人向一位禅师请教:什么是修禅的最高法门?
禅师说了两句话: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就是修禅的最高法门?吃饭谁不会吃?睡觉谁不会睡?会吃饭和睡觉,就可以达到禅的境界?
很多年后,才领会到,那位禅师讲得真好。
长期以来,我吃饭有一个习惯,就是狼吞虎咽。一般情况下,我会用一个大碗,然后选一些喜欢吃的菜,加上菜汤,跟饭搅拌在一起。接下来,我就会三下两口,把这一碗饭菜消灭掉。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一如既往地狼吞虎咽,突然听到嘎嘣一声,原来饭里混进一粒砂石,崩掉我半颗牙齿。
那次经历提醒了我,让我在吃饭的时候变得小心起来。
看过一些介绍出家人生活的文字,讲到那些在寺庙里出家的人,在吃饭的时候,是不准说话的。总是安静地坐在餐桌前,不紧不慢地吃干净碗中的饭菜。没有喧哗、说笑,也不会狼吞虎咽,或者边吃边玩手机、想心事、走神之类的,要是不小心把饭菜掉到桌上、地上,问题就很严重了。
不懂的时候,也是觉得这不过是一种规矩而已,并没有什么意义。大概是为了保持出家人的仪表仪轨吧?法相庄严什么的。
后来知道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功课。人家吃进去的每一口饭菜,都是在高度警觉中进行的。不会像我那样粗糙,要么狼吞虎咽,要么东想西想,或者跟人谈笑风生,饭菜掉得到处都是,甚至崩掉半颗牙齿。人家连一粒米都不会错过的!
我吃饭,跟那些出家人吃饭,有什么不同?就是我吃饭的时候,只是身体的一部分在吃饭,其余的部分在梦游。而那些出家人吃饭,就是整个身体都在吃饭,完全是觉醒的。
我吃饭的时候,要么想着未来我会怎么样,升官了,发财了,出名了,走桃花运了,要么回忆着过去,哪件事情做砸了,谁谁谁伤害了我,如果我没有那么蠢的话,就可以如何如何……想到未来,我会狼吞虎咽,赶紧吃完去实现目标,想到过去我会走神,忘记自己是在吃饭。
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专心致志地、全神贯注地吃过一顿饭。我总是边吃边想。我吃的每一顿饭,都是在梦游中完成的。如果我能够像那些出家人那样吃一顿饭,我的觉醒程度就会加深很多!
这就说明,出家人吃一顿饭,就是一门非常高深的修行功夫。而测试这门功夫的深浅,就是看身体和心灵的觉醒程度。看他们默默无声地坐在那里,面对一份饭菜。实际他们带着高度的警觉。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全然地和那份饭菜融合在一起,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
何为觉醒?有时候会问自己。
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佛就是因为觉醒。而凡夫就是因为不觉醒。我只要觉醒就是佛。既然佛可以觉醒,我也一定可以觉醒的!
每一个人都有觉醒的部分。当然也有不觉醒的部分,就是沉睡的部分。
觉醒首先应该是身体的。所谓觉醒,首先应该是身体的觉醒。头脑、手、脚……每一个部分,甚至每一个细胞,都是觉醒的。
看那些修行中的出家人,他们的言谈举止、行动坐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显得那么自在,那么优雅,实际隐藏着深深的觉醒。
他们坐在那里,半天不动,不会睡着,也不会心浮气躁。因为他们是觉醒的。
他们行走的时候,走出的每一步,都带着觉醒。走路的时候,就是走路,没有其它杂念的。
据说,这个星球上每天会发生成千上万起交通事故。有的人走着路,就被开过的车辆撞到了,或者被高空掉下的物品砸中了。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因素,是这个人不够觉醒。
交通法规中指出:严禁酒后驾车。原因就是人喝了酒,身体和心灵会进入明显的不觉醒状态,反应变得迟钝,特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而一个开车的人,可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心。开车时一旦分神、走神,就可能危及到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开车的人觉醒程度要高一些。
我自己对过往几十年生命历程的总结,也发现,自己过往犯过的每一个错误,受到的每一个劫难,几乎都是跟自己当时的言行有关,而当时的言行出问题,主要是不够觉醒。如果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非常小心地做每一件事情,说每一句话,很多错误和劫难是可以避免的。
以前听说出家人有一句话:轻步恐伤蝼蚁命。
就是说走路的时候,脚步一定要轻轻,小心别伤害到地上的蚂蚁、小虫。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这是讲出家人的慈悲心,是弘扬“不杀生”的理念。现在明白,这句话同样是一门高深的禅修法门。
轻步,恐伤蝼蚁命。主要是训练轻步。走路的时候,每一步都很轻,意味着很小心,意味着不能分神,意味着不能想着目的地。因为想着目的地,就会不由自主加快脚步,就无法达到轻步。而那些地上的蚂蚁、小虫,都是来监督的,来提醒的,每一只都不能踩到。这就要求身体和心灵的高度警觉。注意力高度集中。那么,生命就会进入到完全的觉醒之中。
所以出家人连走路都是在修炼。还有一句类似的话:扫地恐伤蝼蚁命。轻步换成了扫地,意思也差不多,扫地的时候同样可以训练出高度的警觉。通过扫地,同样可以到达完全的觉醒。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出家人做的一些平常事,如吃饭、睡觉、行走、念经、扫地、洗衣等等,都可以是高深的修行方法?实际就是通过这些途径,来训练自己的警觉心,提升生命的觉醒程度!
出家人念一句佛号,跟凡夫念一句佛号,有很大的不同。出家人高度的觉醒,念一句佛号,就与佛融为一体。凡夫念一句佛号,可能只是发出一个声音,身心不知在何处梦游。
所以念佛念到高度警觉的地步,也能把身心带入觉醒。
如果我们现在是高度警觉的,那么,尝试读几句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现在、未来,实际是时间的概念。我们不觉醒,主要就是沉浸在时间的概念里。因为我们总是在回忆过去,或者在联想未来。每时每刻,我们无论在做什么,总是在想着目标。
到车站、机场去看看,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人。他们不是在行走,是在奔向那个目标。可能是家,也可能是某个场所。他们想着要去见某个人,做某件事。他们没有关注到自己在行走。可能他们也听说过轻步恐伤蝼蚁命。但是他们忽略掉了。或者没有时间去关注这些。他们在梦游之中。
觉醒的人,身心不在过去,不在未来,甚至不在现在。因为他们不会被时间控制。而只专注于当下这个生命的片段,让身体和心灵充满警觉。如果当下我在喝一口茶,这就是我的归宿。如果当下我在走一步路,这就是我的归宿。如果当下我在睡觉,这就是我的归宿。
出家人通过吃饭、睡觉、行走、念经等看似平常的举动,训练自己高度的警觉心,把自己带向全然的觉醒,实际就是在实践三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据说,有一个杀人犯,在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前夜,因为想到天亮之前要被枪决,而身心极度恐惧,饱受煎熬。有人就教他念这三句话,让他念给自己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他在绝望之际就开始念。念着念着,他完全进入到了自己的内在。外面的世界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内在是如此的平和,如此的喜悦。原来,他一直寻找的幸福,甚至为了得到那份幸福,不惜去犯罪,而那份幸福根本不需要他去寻找,一直在他的内在等待着他。
不需要想着过去。不需要想着现在。不需要想着未来。一个呆在监狱里的杀人犯,因为学会了这三句话,在即将被枪决的前夜,不再和恐惧战斗,而是沉浸在无比的平和与喜悦之中,体验到深深的幸福,并带着这种幸福而往生。
也就是说,那些学会并掌握这三句话的人,如那些出家人,表面上看,他们过着清苦的生活,实际有很多人生活在深深的幸福之中。只是这种幸福,普通的人无法体验得到。因为幸福,是在身心的全然觉醒之后产生的。
凡夫总是觉得痛苦和烦恼,而无法体验到幸福和喜悦。是因为不够觉醒。
佛,经过的每一个生命片段,都如在极乐世界。是因为全然的觉醒。
也许,我们无法立地成佛。但是,我们可以马上觉醒。让自己的每一个生命片段,都在高度警觉中度过。这个可以做得到的。只要去做。在工作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与人交往的时候,当然,这种训练可以覆盖到很细微的层面。
听说,一些修行功夫很高的禅师,连自己的每一次呼吸,头脑中生起的每一个念头,都不会忽略,而是充满了高度的警觉。他们就是全然觉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