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孤独致败
曾被称为经济大国的日本,最近却不能避免经济不景气的状况。到上世纪90年代初曾一直处于世界第2位的人均GDP,现在已经降到了OECD30个国家中的第18位。在IMD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也从90年代的第1位跌到了现在的第24位。一直忙于克服自9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济衰退的日本经济!
现在再称之为‘一流经济’已经不太符合实际了。英国《经济学人》称,仍旧经历着苦痛(pain)的日本(Japan)‘Japain’。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日本经济为何丧失了竞争能力,这对我们企业管理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把日本的竞争力低下判断为一种
“加拉帕戈斯化现象”。在达尔文进化论中出现的加拉帕戈斯,是位于南美厄瓜多尔900km处的一个太平洋小岛。这个小岛最大特征就是和外部完全隔绝,岛上有类似加拉帕戈斯企鹅、加拉帕戈斯鬣蜥等独立进化而来的稀有品种。问题是这些稀有品种一直过着和外部隔绝的生活,对于外来种群的攻击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非常差,正如日本一样。
日本经济的加拉帕戈斯化现象可以在许多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就是企业。通常如果日本企业在拥有世界最为挑剔消费者的日本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话,那么在世界市场也一定可以畅通无阻。实际上在许多领域里,日本企业的技术能力是世界最高水平,并拥有1亿2千万名的内需市场,这些因素是到现在为止推动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功臣。
但随着国际化企业环境的变化,这些优点反而成为日本企业全球化的绊脚石。竞争对手之间的技术差距的减小,从现在起比起技术能力本身来,产品的成败更多是有多少企业和消费者正在制造那个产品,即产品的标准具备多大的竞争力。随之,用仅为日本消费者服务的高科技来提高全球竞争力就很困难了。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掌握事实上的标准(de
facto
standard),那么一直在本国市场里单独发展而来的日本企业就无法避免孤立的立场,正如加拉帕戈斯岛的珍稀物种一样。
日本手机技术及服务虽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但在世界市场上仅有着极小占有率。在日本超过10家手机公司中,仅有索尼爱立信(第4位)位于全球Top5的行列之内,日本企业苦于在固守它们固有标准的过程中,世界通讯市场已经被GSM和CDMA所占领了。这样因固守自己标准而丧失竞争能力的事例还可在半导体、个人用电脑、PC操作系统中都可以发现。
第二就是制度。日本在曾经发展特别好的泡沫时期,由银行投入巨大资金积极收购国外企业。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主导的BIS规则一开始,那期间,日本银行开始一齐限制曾经非常活跃的企业借贷,这种负面影响一直延续到1998年金融危机和接下来近10年的经济衰退,这就是忽视世界潮流的结果。除此之外,因为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而造就的会计制度,也因为不符合国际会计标准,而成为日本企业的国际化束缚因素。
第三就是教育。其实某种程度上说国家和企业的未来是由于教育所决定,一点也不为言过。由2007年《时代》所选定的世界大学排名,进入在100名以内的日本大学仅有东京大学(17名)、京都大学(25名),
大阪大学(46名),
东京工业大学(90名)。但比起在100名之内仅有4所大学的数字来,更严重的问题是日本大学并不关心这种世界范围的评价。这和世界各个大学积极参与哪怕是对自己稍微有利的评价机关的指标开发过程态度是对立的。即,仅以优秀日本学生来维持竞争能力,这种我行我素的大学宗旨是有问题的。
日本的竞争能力低下对企业来说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一,国内早期各种各样的尝试者(early
adapter)虽然是提高国内企业技术能力的宝贵资产,但不应该疏忽于去掌握国际消费者需求的工作。
第二,要时刻检查国际标准是如何变化的,在世界秩序里我们的位置何在。
第三,检查公司的人才是不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融汇贯通的全球化人才,以及公司是不是随时可以在全球化的趋势中维持活跃的必需人才。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视频节目
www.sericeo.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