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心智与学习(六)
2022-06-13 09:30:41
标签: 转载
【注:我,翻开一本高段死活题,找到其中一道计算步骤较多的题,竟然要到黑29。这种题目,就是摆明了不想让人轻易做出来。学前蛙,若把这种题目都算出来,需要多可怕的智力?这世上,有没有人能做到呢?我相信,肯定有。】
为什么学习,为什么以某种方式学习,是很难对孩子解释清楚的。到孩子能自行理解为何要学棋时,孩子都已经成年了。因此,神兽问我为何要让他学棋、做题时,我只能简单的回答:做题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
为什么,题难?因为,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面对N个步骤。
孩子,必须要掌握某种方法,可以把问题拆解开,准确的判断出每个步骤。步骤越多,解决的难度就越大。这,就如同数学证明题。步骤越多,每一步转折的逻辑越难理解,题目的证明就越难。这也是为何,棋厉害的孩子数学会很强。在下棋的过程中,孩子已经习惯了计算自己和对手的最强下法。算的越深,算的越准,智力就越强大。在解数学题时,涉及到的计算、证明步骤越多,越难想到方法,就越需要相似的分析能力。刷围棋死活题,就是在练习逻辑分析计算深度。分析、推理、证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练成。
为什么,题简单?因为,脑筋急转弯的数量太少。
小学生做的数学题,无论出题者如何巧夺天工的恶心孩子,也会在分析、推理的深度上止步不前。一道证明题,需要写一本书的情况,在小奥中绝不可能出现。同理,10级的围棋死活题,孩子只需要算清楚黑1、白2、黑3。当孩子要算到黑9,问题的性质就彻底变了。因为,孩子,要面临黑1、黑3、黑5、黑7四层选择,且要算出白2、白4、白6、白8的各种应对手段,找到白棋最强的应手,并逐一化解掉。否则,孩子不可能看清楚黑9。这,需要几层策略树搜索能力?答案是,5层。换句话说,孩子想把这种难度的习题解出来,需要5层脑筋急转弯。这类难度的题目,大概会达到什么级别呢?答案是,入段。初中时,孩子解证明题,因为所以写5层,也就等同于相似的难度。你想在小学看到这种复杂度的推理题目,是不可能的。
那为何,小奥还很难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黑1、白2、黑3的套路你是否见的足够多。
神兽学棋,也是要经历大量简单题目训练的。每次课后,老师都要留作业,要求都至少写清楚黑1、白2、黑3。这就像是小奥的数论类题目,你若不能掌握第一步拆解问题的方法,就不可能解出来。同理,黑1你若找不到,就不可能探讨白2。但是,孩子做过太多低阶死活题,见过太多题型,就会形成棋感。一眼,就能看清楚黑1在什么位置。因此,看起来奇形怪状的各种小学数学竞赛题,并不是真的难,而是,蛙是否遇到过。这种低推理分析深度的题目,不叫难,只能算是知识积累程度考核罢了。
很多家长,理解不了难的本质,会把小奥这种低智力挑战的学习当成修炼乾坤大挪移。那个排名,没有实质性意义,因为,难度要求太低了。从问题的起点,到问题的终点,你算过多少个节点,决定了你的智力有多么深不可测。问题太简单,2、3层就可以搞定,就不可能难住智力真正强大的孩子。把问题改成需要10层推理,再试试看,立马可以捞出真正的学霸、学神。
翻开答案,看看解题步骤有多少步,你就能理解题目到底有多难。解题步骤写了几页,那说明相当有难度。解题步骤写了几行,那说明解题思路很重要。所谓几行,就是黑1、白2、黑3。这玩意,棋童练过多少呢?在不知不觉中,孩子早已经练过成千上万次了。当孩子把练棋的过程改成小奥,足够的课时,就会带来理想的结果。因为,解题思路,注定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何,很多孩子,小学数学学的挺好,到了初中、高中就逐渐败下阵来。因为,孩子的智力徘徊在低阶难度上,并不真的具备很复杂的推理分析证明能力。小学竞赛排名靠前,考的是记忆力,考的是听课、刷题的努力程度。当难度迅速提升时,孩子脑子是不是真的能跟上,就完全不同了。
苦练围棋的棋童,最可怕的能力,就在于计算分析深度。
深度大,变化的可能性就会指数级增长。深度大,也就意味着计算的广度很大。在每一层,选择的变化,都会带来更庞大的可能性。孩子,要在极短时间内把关键路径算出来。这种练习,做多了之后,孩子的脑子就会变得异常犀利。相比之下,学前把小奥做到3年级,脑子经历过多复杂的计算分析呢?看看答案,就知道了。解后面,除了拆解问题的思路很关键之外,还有啥?对于记忆力很强的孩子来说,短期突击大量的课程,就会快速掌握了。所以,家长领着孩子花大量时间蹲坑学而思,在我看来,就是瞎耽误工夫。更别提,天天啃数学计算题的家长了。那,是更加瞎耽误工夫。1秒钟1道的破玩意,你练的再纯熟,也是幼稚。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也写了相似的情节。张无忌,乾坤大挪移第七层,竟然打不过风云三使。圣火令,就是小奥解题思路。即便,分析深度只有1、2层,你没见过、没学过、没练过,就是不知道。你,脑子再厉害,智力再强大,记忆力再好。你,第一次面对,难免会被难住。每个脑筋急转弯,你都见识过么?换句话说,你见过了又能怎样?这就证明你娃武功天下无敌了么?你可曾想到,有人已经练到七重天?杨左使都能修炼的武学,再厉害也就是两重天罢了。
数学家,也不能保证扫平小奥,因为,小奥就是瞎折腾。当你有七重天的内力时,把犄角旮旯里隐藏的技巧都遍历一遍,自然也就懂了。家长,完全没必要在孩子低幼龄时,天天琢磨如何让孩子成为风云三使。重要的是,让孩子从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入手,循序渐进的升级智力。道理很简单,人们很难做到,因为,盲从。
涔愬杽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56
- 关注人气:0
- 荣誉徽章:
[转载]心智与学习(六)
【注:我,翻开一本高段死活题,找到其中一道计算步骤较多的题,竟然要到黑29。这种题目,就是摆明了不想让人轻易做出来。学前蛙,若把这种题目都算出来,需要多可怕的智力?这世上,有没有人能做到呢?我相信,肯定有。】
为什么学习,为什么以某种方式学习,是很难对孩子解释清楚的。到孩子能自行理解为何要学棋时,孩子都已经成年了。因此,神兽问我为何要让他学棋、做题时,我只能简单的回答:做题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
为什么,题难?因为,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面对N个步骤。
孩子,必须要掌握某种方法,可以把问题拆解开,准确的判断出每个步骤。步骤越多,解决的难度就越大。这,就如同数学证明题。步骤越多,每一步转折的逻辑越难理解,题目的证明就越难。这也是为何,棋厉害的孩子数学会很强。在下棋的过程中,孩子已经习惯了计算自己和对手的最强下法。算的越深,算的越准,智力就越强大。在解数学题时,涉及到的计算、证明步骤越多,越难想到方法,就越需要相似的分析能力。刷围棋死活题,就是在练习逻辑分析计算深度。分析、推理、证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练成。
为什么,题简单?因为,脑筋急转弯的数量太少。
小学生做的数学题,无论出题者如何巧夺天工的恶心孩子,也会在分析、推理的深度上止步不前。一道证明题,需要写一本书的情况,在小奥中绝不可能出现。同理,10级的围棋死活题,孩子只需要算清楚黑1、白2、黑3。当孩子要算到黑9,问题的性质就彻底变了。因为,孩子,要面临黑1、黑3、黑5、黑7四层选择,且要算出白2、白4、白6、白8的各种应对手段,找到白棋最强的应手,并逐一化解掉。否则,孩子不可能看清楚黑9。这,需要几层策略树搜索能力?答案是,5层。换句话说,孩子想把这种难度的习题解出来,需要5层脑筋急转弯。这类难度的题目,大概会达到什么级别呢?答案是,入段。初中时,孩子解证明题,因为所以写5层,也就等同于相似的难度。你想在小学看到这种复杂度的推理题目,是不可能的。
那为何,小奥还很难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黑1、白2、黑3的套路你是否见的足够多。
神兽学棋,也是要经历大量简单题目训练的。每次课后,老师都要留作业,要求都至少写清楚黑1、白2、黑3。这就像是小奥的数论类题目,你若不能掌握第一步拆解问题的方法,就不可能解出来。同理,黑1你若找不到,就不可能探讨白2。但是,孩子做过太多低阶死活题,见过太多题型,就会形成棋感。一眼,就能看清楚黑1在什么位置。因此,看起来奇形怪状的各种小学数学竞赛题,并不是真的难,而是,蛙是否遇到过。这种低推理分析深度的题目,不叫难,只能算是知识积累程度考核罢了。
很多家长,理解不了难的本质,会把小奥这种低智力挑战的学习当成修炼乾坤大挪移。那个排名,没有实质性意义,因为,难度要求太低了。从问题的起点,到问题的终点,你算过多少个节点,决定了你的智力有多么深不可测。问题太简单,2、3层就可以搞定,就不可能难住智力真正强大的孩子。把问题改成需要10层推理,再试试看,立马可以捞出真正的学霸、学神。
翻开答案,看看解题步骤有多少步,你就能理解题目到底有多难。解题步骤写了几页,那说明相当有难度。解题步骤写了几行,那说明解题思路很重要。所谓几行,就是黑1、白2、黑3。这玩意,棋童练过多少呢?在不知不觉中,孩子早已经练过成千上万次了。当孩子把练棋的过程改成小奥,足够的课时,就会带来理想的结果。因为,解题思路,注定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何,很多孩子,小学数学学的挺好,到了初中、高中就逐渐败下阵来。因为,孩子的智力徘徊在低阶难度上,并不真的具备很复杂的推理分析证明能力。小学竞赛排名靠前,考的是记忆力,考的是听课、刷题的努力程度。当难度迅速提升时,孩子脑子是不是真的能跟上,就完全不同了。
苦练围棋的棋童,最可怕的能力,就在于计算分析深度。
深度大,变化的可能性就会指数级增长。深度大,也就意味着计算的广度很大。在每一层,选择的变化,都会带来更庞大的可能性。孩子,要在极短时间内把关键路径算出来。这种练习,做多了之后,孩子的脑子就会变得异常犀利。相比之下,学前把小奥做到3年级,脑子经历过多复杂的计算分析呢?看看答案,就知道了。解后面,除了拆解问题的思路很关键之外,还有啥?对于记忆力很强的孩子来说,短期突击大量的课程,就会快速掌握了。所以,家长领着孩子花大量时间蹲坑学而思,在我看来,就是瞎耽误工夫。更别提,天天啃数学计算题的家长了。那,是更加瞎耽误工夫。1秒钟1道的破玩意,你练的再纯熟,也是幼稚。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也写了相似的情节。张无忌,乾坤大挪移第七层,竟然打不过风云三使。圣火令,就是小奥解题思路。即便,分析深度只有1、2层,你没见过、没学过、没练过,就是不知道。你,脑子再厉害,智力再强大,记忆力再好。你,第一次面对,难免会被难住。每个脑筋急转弯,你都见识过么?换句话说,你见过了又能怎样?这就证明你娃武功天下无敌了么?你可曾想到,有人已经练到七重天?杨左使都能修炼的武学,再厉害也就是两重天罢了。
数学家,也不能保证扫平小奥,因为,小奥就是瞎折腾。当你有七重天的内力时,把犄角旮旯里隐藏的技巧都遍历一遍,自然也就懂了。家长,完全没必要在孩子低幼龄时,天天琢磨如何让孩子成为风云三使。重要的是,让孩子从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入手,循序渐进的升级智力。道理很简单,人们很难做到,因为,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