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书
(2014-11-28 23:12:28)
标签:
情感母亲雨天的书 |
分类: 随笔-断章 |
雨天的书
昨日尚有温暖的阳光,今日,无端的,竟下起雨来了。
在这样一个秋末冬初的季节,寥落的雨点,敲打在窗外的葡萄架上,单调而沉闷,点点滴滴都是心的苍凉。天色朦胧,隔窗听雨,竟莫名地生出了些伤感。
我其实是喜欢雨天的。我喜欢花木滴着雨珠,晶莹透亮而又生机盎然;喜欢雨后湿润而洁净的气息,鼻翼都沁润着清新;喜欢雨点的触摸,仿若离人冰凉的泪。鲁迅说,雪是雨的精魂。如此,雨便是水的灵魄吧,从天而落,涤荡天地,和人心。
可是,此刻,那些莫名的伤感,却充满了我的胸臆,而又不能畅通地舒张。
我想你了。
你那边,也下着雨吧。我能想象,故家老宅的檐前,必是张起了雨帘。你坐在门边,看雨,看雨中的苦楝树在风中的各种形状。当有行人疾走时,你便张开口,想要喊出一声关心的招呼,那人却已远走。而当骤雨初歇了,你方能挪步去检视屋旁的水沟,希冀积水不要漫进屋子。我能想象,你不肯关门的心境,关上门,便是关进了孤寂。我也能想象,你面对积水漫进屋子时的焦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样子。我更怕,在电话中,你说,人老了,一件简单的事,都做不到了。而你又故作轻松地安慰我,没事,人都会老的,老了就是这个样子,习惯了就好了。此时,我必然是心如刀绞,泪湿衣襟,而又恨着自己的自私。如若我不曾离家,又怎会有如此的境况呢。
凭窗望去,树影重重,雨雾弥漫,苍茫浑沌。这世界已看不清楚了,而你的话却仍在清晰的持续,你说:“电话真方便,可以听到你的声音,可是,也因为电话,就收不到你的信了。有空时,就写封信吧,我可以想看时就看,而不用守着电话机等你的电话。”当时,我是笑着回答的——现在,谁还会写信啊。打电话,发短信,聊QQ发微信,都不知信封和信纸的模样了。你便感慨,是呀,是呀。我猜,你一定是失望了吧,却又说:“你那么忙,能打一个电话来就行了,不用写信。”
其实,我挂上电话即后悔了。我应该答应你写一封信的。书面的语言总是要较口头语耐读,也更经久。一封信,如果再夹一张照片,可以读一天,看一月啊,这样,你就不会那么孤单了吧。我便筹划着写一封信,可是要跑邮局买信封,还要买信纸,这便成了我拖延的理由。而这一拖,又是数月,愈拖愈内疚,然后,便不想去面对了。
此时,我似下了一个决心,急切地想去做这件事:如若不能把这些积压的思念和牵挂写出,寄与你知晓,我必会被雨点逼迫得不能呼吸。我在雨声中铺开一张白纸,欲落笔却又踌躇,许久不曾写过信了,似有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只好想象,你收到我这封寄自雨天的书信时,开心的样子,这样想着,笔头便能动了:
妈妈,窗外下雨了,我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