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生小记:我喜欢当小队长

(2014-10-08 08:30:46)
标签:

育儿

浮生

阿泉

家庭教育

分类: 浮生-记录

我喜欢当小队长

 

    九月十八日,阿泉放学回家后,对我说:“爸爸,明天我们班要竞选班干部。”我听后心中一动,暗想:这小子已经当了三年的小队长了,不知升到四年级后,他的竞选目标是否会跟着升级。我于是试探着问他:“你的竞选目标是什么?”阿泉诙谐地说:“当然是我心爱的小队长啦。”

    这是意料中的答案,但我仍然失落不已。曾几何时,我和许多家长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着很高的期望。我希望他学习优秀。我希望他积极上进。我希望他能全面发展。我希望……可是,心中的期望与现实并不同步。虽然,阿泉健康、聪明、活泼,爱思考,不骄纵,有不少的优点。但是,在涉及学习与在校表现方面,首先浮现在我脑中的,却是阿泉诸如此类的缺点:成绩中等,表现一般,对玩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学习的兴趣,写作业磨蹭,对不感兴趣的事物都持无所谓的态度……眼前仿佛有一面墙,阿泉的缺点在上面一一排列,如今又要加上一条:不上进。

    前些天,一个朋友对我说,他家的孩子竞选大队长失败,只当了中队长,当场就哭了。当朋友谈及这件事情时,我分明在他的神情里看出了这样的意味:瞧,我家的孩子是多么上进啊。对比之下,阿泉实在是太不上进了,只满足于当一个小队长,没出息。我在心里叹息了一下,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不过,表面上,我仍然笑吟吟地对阿泉说:“你当了三年的小队长了,今年为什么不尝试竞选中队长呢?我对你很有信心。”

    “我当然有信心了,只是我不想当中队长,我喜欢当小队长。”

    闻此,我心中又是一动,这仿佛与不上进无关,孩子是喜欢当小队长。于是,我又问阿泉:“你为什么喜欢当小队长,不喜欢当中队长?”

    “我不是不喜欢当中队长,只是我更喜欢当小队长。因为,当小队长,可以做PPT,主持十分钟队会,可以管理小组,可以做好多事情,我喜欢。”

    “可是,如果你当了中队长,或者大队长,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呀。”

    “我知道当中队长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是不能主持十分钟队会,我喜欢做PPT,主持十分钟队会。”阿泉大声说道,很自信的样子。

    阿泉虽然在很多时候,会妥协于父母的要求或选择,但对于竞选他很坚持。阿泉告诉我们关于班级竞选的信息,只是一种告知,而非商议。他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竞选稿,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我当过三年的小队长,所以我有当小队长的经验,能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对于阿泉的选择,我最初感到无奈,但马上便欣喜不已。虽然满足于当一个小队长在常人眼里是不上进的表现,但是,这是阿泉喜欢的事情,我支持他。况且,阿泉当小队长后,组织、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于是,我对阿泉说:“祝你竞选成功!”

    记得青少年研究专家,陆士桢教授曾经在“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讲坛”中发表《今天我们该怎样做家长》演讲时说过:别用你的期望去改造你的孩子。成长是有规律的,过分的揠苗助长,或者千方百计想把“土豆”都整成“苹果”,弄不好结果就会很惨。“土豆”也可以全面发展,适应社会,活出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舒服。

    对于陆士桢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期望水平,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之一。如何影响孩子,怎样教育他,都集中体现在对孩子的期望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会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当我们将自以为是或世俗的成功标准套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时,这就是期望,这样的期望,未必适用于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应该了解孩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期望值越高,超过孩子的承受,带来的往往是更高的失望。而过分的期望,只会让孩子压抑、自卑,不自信。当我看到阿泉在竞选小队长时所展示的自信与快乐,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家长总是会用自己的期望去改造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标准强加于孩子身上,试图控制孩子的思想。这样的教育模式,按照美国作家梅德赫斯的说法,会把孩子培养成“外部控制型”的人。所谓的“外部控制型”,是指孩子的行为标准取决于外界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就像戴上了一张“假面具”一样。他们的形象是通过设想“其他人希望他们怎样”而“制造”出来的。这样的孩子往往不自信,不相信内心的声音,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我想,我们很多成年人,就是这样类型的人吧。巴利曾说:当你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别人替你想的,那么你就正走在成为杰出人物的路上。这是在告诉我们家长:抛掉自己强加给孩子的期望,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孩子种种的缺点,例如不能面对失败、不自信、无主见、撒慌,往往是我们家庭教育中过度期望所致。假如我们爱孩子的话,那就要提醒自己:无条件地爱孩子!我们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我们期待中那个完美的形象。

    次日,阿泉放学回来,高兴地对我说,他被选为小队长了,这是他第四度当选班级的小队长。我由衷地对他说了一句:“恭喜,好好干!”

    当一个好家长不容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任重而道远的路上,且用纪伯伦《先知·论孩子》以自省吧: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