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西塘
(2014-09-24 23:45:35)
标签:
散文西塘 |
分类: 旧文-重拾 |
西塘,西塘
西塘,很土,土得掉渣,土得举世闻名。
斑驳的墙角,脱漆的窗棂,慵懒的流水,杨柳依依,青苔石阶上的綄衣女人,如此的江南景象,是我自儿时起就深植脑髓的记忆。所以,乍进西塘,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西街上,瞥见拿着DV到处拍的高个子老外,瞧见导游拿着小喇叭,煞有介事指着一堵破墙哇啦哇啦,遇见清纯女孩惊呀于灰墙上的涂鸦时,我心里就窃笑,一百个不以为然,更兼那处处挂着的伪民俗的红灯笼,俗不可耐。西塘,不过如此。
虽鄙夷这破败、喧闹的小街,脑海里却不由浮想起我居住地,上海朱泾,也是千年古镇,曾经的流水古桥和老街,却在某一天,在挖土机的轰隆隆声中,化为虚有了。十公里远,枫泾,前些年也打造成水乡古镇,已小有名气,不过,在临河的黑漆老屋旁,会不时地看到夹杂着非常现代的铝合金窗,包装还不太到位,令游客难有代入感。而千里之外,我的家乡,雕龙画栋的幽深小巷变成了四四方方如火柴盒的水泥楼,就像暴发户,在阳光下整日得意地炫耀着他的大金牙,不想再看第二眼。
如此想来,西塘却是可爱的啊!人们大老远地从大城市里跑来,要寻求的,不就是这份保存完好的破败吗?不就是要看看她不受工业化侵袭,没有空调没有玻璃幕墙的原始和质朴的面相吗?况且,这面相,千年不曾变。这些带着青泥的黑瓦,露出砖的颓墙,残缺了角的路石,刻了印记的门板,低矮的房檐,饮马的石槽,迎风的旌旗,古老的长廊,缓流的清水,水影中的楼阁和悠闲的原住民,都在讲述着今日如昨日,昨日似千古般的永恒。
心头转了念,双眼就放了光,古镇立即鲜活起来,草木亭阁,残垣裂瓦,处处如明星般发散出夺目的光芒,我则如激动的粉丝般上窜下跳,左冲右奔,要把这古镇看个够。每一条老街,每一处石刻,每一个弄堂,我都想肌肤相亲,用肌肤去抚摸感受那历史的迹痕,用心去见证那岁月的足印。各色的古物令我目不睱接,而沿街的小吃,让我相当骄傲于自己早晨未尽粒米是多么的英明!街角桥边的钱氏豆腐花,比永和的要香嫩多了。而随处可见的粉蒸肉,用荷叶的包裹,有昔日荷的芬芳,以及稻米和肉的香味。阿婆门前摆的烤小青豆,粒粒喷喷香。八珍糕、芡实糕、陆氏鲜得来小馄饨、嘉善黄酒,在二月的春风里,在杨柳青青花烂漫中,以色香味形各种姿态肆意地勾引我们。
如果说大都市让你活得精彩,那么西塘则让你陶醉和迷离,仿佛近了原始,还了真实,仿佛生活本来就该这么悠闲懒洋洋地过,仿佛日子本来就是这样昏昏沉沉的静谧,虽然,只要跨出小巷,就是阳光灿烂残酷的现实!
西塘太小,从东到西,桥头廊尾,几个钟头就来回两趟了。出了老街,仿佛梦醒,不禁又讶异于西塘浓浓的商味,入眼处,满是酒肆旅店,商铺摊台,游人如织,店家叫卖,喧闹杂陈,难以静心。也许,走了如我等这般的游客,西塘才能歇下来,卸了这职业化的商务妆,还原江南小家碧玉的古典和清秀!
(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