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阿美一起读《唐诗三百首》

(2014-08-31 21:11:09)
标签:

育儿

阿美

唐诗三百首

分类: 阅读-笔记

 http://s2/mw690/001A1prwzy6LGn4TqBr21&690

  

    央视主持人董卿是个才女,有一次在访谈节目中,她披露她父亲从小逼她背典诗词的事儿,当时有点恨父亲的严厉,现在则感谢父亲在她小的时候就打下了语言功底。看完这个节目后,2011年的12月,我在京东网上书城买了一本儿童注音版本的《唐诗三百首》,作为圣诞礼物送给阿美,希望阿美也能从小就背唐诗。那时,阿美三周岁,她喜欢背诵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闲暇时,我会挑一些容易记忆的诗,比如李绅的《悯农》,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教阿美读。起初,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才教一首,期间我如果出差,会有中断,但一点点积累下来,到今日,2014年8月31日,三年多的时间,阿美已经学会了近170首诗,能够熟练背出其中的160首左右。而明天,9月1日,阿美就要上小学了。

    阿美刚开始学唐时的时候,不求甚解,依葫芦画瓢,而我对她也没有什么要求,会读,能背出来即可。后来,阿美不再满足于死记硬背,在教新诗的时候,她会指着诗中的句子问,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然后,我会简单地给她讲解诗的意思。到阿美读大班的时候,她通过背唐诗,竟然自己认识了不少字,我不再需要手把手教她,只需重复几遍,她就可以自己读了。到现在,有些诗,我只须教阿美读一两遍,教她认诗中的生字即可。

    阿美背诗,往往学了新诗,忘了旧诗,所以需要不断地重复巩固记忆。有时,我会以“月”或“海”为诗眼,让阿美找出十首有月或海的诗来背。有时候在外面,看到柳树,或者云朵,也会让阿美即景背几首。这样下来,阿美就可以做到即景背诗。有一次,我们在泰晤仕小镇吃中饭,我们以茶代酒举杯,灯光下,我们的茶杯倒影在餐桌上,阿美即笑着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开玩笑地对阿美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阿美,你是一个小才女了。

    有时,阿美不忿她只有一人背诗,便问我,这首诗你能背出来吗?这是赤裸裸的挑战,家长的权威不容质疑。我回答道,这算什么,我读两遍就会背。其实,《唐诗三百首》中的相当一部分诗我以前学过,或者读过,有印象,只需读一两遍就可以背下来。阿美不信,抽一首诗让我背,我当众表演“读两遍即能背诗”的功力,口中读,心中默记,果然只需两遍就能背出来。我洋洋自得地对阿泉阿美说,信了吧?这样的情景重复了好几次,我在两孩子的心中已经树立了这样的印象:老爸只需要读两遍就可以背出一首诗来。阿美也想学我读两遍即背出来,不过她现在还做不到,毕竟不是过目不忘的神童,而我,也不过是在吃老本而已。

    现在,在读一首新诗时,阿美偶尔的看到其中的诗句,就能明白且说出其大致的意思。这是一个不少的进步。阿美背唐诗三年来,我陪她一首一首地读,一首一首地背,阿美的进步,我是第一见证者,阿美背诗所受的委屈,由我一手制造。我已经尽量让阿美快乐地读唐诗背唐诗,但碰到阿美消极怠工时,也会心头冒火呵斥她。

    与阿美一起学唐诗,我自己也获益不少。比如说,近来写文章时,我的脑中时常会冒出一句诗来,这是以往不曾有的。另外,我有些健忘,记不住东西,需要查资料就上网百度,而背唐诗是一种锻炼大脑,希望以后老了不会得老年痴呆。最重要的一点,几个人一起读唐诗背唐诗,家里经常是欢声笑语一片。

    唐诗书经过三年来的“抚摸”,有些破旧了,阿美用胶水不断地粘贴,还算完整。书中有阿美一时兴起的画的“鬼画符”,也有阿美不满我在书上给她打的小叉叉,用大头笔涂掉我的小叉叉的难看的痕迹。阿美上小学了,她不再像以往那样有大把的时间去背诗,但我依然会坚持让阿美背完《唐诗三百首》。就当,从小给她打下的一个童子功吧。

    写到这里,才想起,这是一篇读后感,那就说几句关于《唐诗三百首》的事儿吧。这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的《唐诗三百首》,由若凡等编著,布局合理,插图很萌,注译简洁,是一本不错的儿童启蒙书。只是,书中仍有几遗憾之处。一是唐玄宗的《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中偏僻字难认字多,个人认为不应选入,其实最初的《唐诗三百首》并非只有三百首,大可选其他诗人的诗。二是第27页王昌龄的《送柴待御》第一句漏了一个“水”字。三是在31页和64页重复出现王翰的《凉州词》,这个错误是由阿美发现的。希望再版时能修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