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蒙在飞---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感
前些天看了一部台湾青春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讲几个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男孩,暗恋一个漂亮女生沈佳宜的故事,剧情有些简单而老套,节奏有些缓慢而拖沓,某些桥段令人惊骇且搞笑,却不得不说,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让你伤感、失落,让你流泪、感动,当然也有嘴角上扬,还有对往昔青春年代的回忆。
看电影的感觉有如读小说,开篇即是人物介绍。17岁的男主角柯景腾咬着苹果率先出场(此片的英文名即是《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他逐个介绍自己的哥们,各具特色,但都青春年少,其中一个叫勃起的,总是不能控制也遮不住自己的生理反应,被人嘲笑,但似乎老师同学们都习惯了他的不分场合的勃起,已然见惯不怪,而在教室里打手枪的情节,令人咋舌,这样行为的后果只是小小地被训斥了一顿,连家长都没有惊动,看来,台湾的民风果然开放。而且,显然,小说原著兼导演九把刀同志,对老师并无好感,片中不少地方都充斥着对老师(教官)的嘲讽和丑化,够犀利,够胆量,我们这70年代的人,对此深有感受,我高中时代的一帮男同学,曾与老师在教室走廊上打过架,在老师经过的路上设下十面埋伏。
哥们介绍完毕后,班花沈佳宜出场了,她漂亮,且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柯景腾暗恋她,但要命的是,他的几个哥们也暗恋她,彼此心照不宣,为了博得她的好感,各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耍帅、变无聊的魔术,斗嘴,装丑卖怪,只为博得意中人的注意和一笑。沈佳宜对坏同学柯景腾情有独钟,通过帮助柯景腾学习的方式,两人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并建立了比好朋友更进一步的朦胧的关系。高中毕业后,两人上了不同的大学,两人彼此关心、相爱,然而,作为同龄人,女生沈佳宜相对于男生要更加成熟,她对柯景腾有更高的要求,希望他能更稳重成熟,而柯景腾并不自信,他甚至担心沈佳宜不会接受他的爱,两人的裂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直到多年之后,沈佳宜成了他人之妇,新婚之日,因为新郎一个玩笑,柯景腾奋不顾身地吻了新娘,原来,他仍然爱着她的。可是,为什么,爱没有大声地说出来呢,为什么,因为一些小事,彼此相爱的人就不能成为眷属呢?我们在为剧中人感觉叹的同时,不禁也想起自己,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校园恋爱,又有多少能花开结果呢?往事,都是有遗憾的,由此,才更让人回味。
青春的残酷,以及经历青春后回顾的自嘲,是很多人的感受。帅哥倩女,多年后一笑释怀,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隐藏了自己真实的情感,因为要生存,因为要顾及许多人的感受,我们放不开,也不能尽情。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缺失的那个自己,所以投入,但一旦看完影片,回到现实,却仍然收敛自己的羽翼,收回自己的嬉皮笑脸,一本正经地,温良恭俭让。真的,我们所紧紧收起的纯真的那个自己,也许只能在某个特殊的场合,比如说酒醉或同学聚会,才会显露出来。
电影如缓缓的流水,每一朵浪花,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做为“过来人”,我们都曾经历过青春华年,也曾暗恋或追求过某个女孩,有过这样那样的“荒唐”事。假使,只是一场集体对青春的回忆,这部电影恐怕吸引不了这么多观众,毕竟,关于校园关于青春的片子,仍有众多珠玉在前的。在我看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拍摄技巧、演员表现方面,并无多少出奇之处,甚至有些幼稚,但它仍让我感动,因为,它够真诚,够勇猛,洋溢着这年代男人所缺乏的荷尔蒙。
真的,男人一离开学校,似乎就不在有原来的血性及冲动,这,是荷尔蒙减少呢,还是成熟了?试看当今男人在爱情面前的畏手畏脚,瞻前顾后,没有单纯的爱情只有世故的婚姻,越长大越如此。有感于此,我才欣赏这部片子,欣赏在飞的荷尔蒙,欣赏冲动的青春,欣赏为爱跑千里,欣赏爱的无所顾忌,欣赏满怀憧憬的年代。影片夸张地选取了高中生大学生的一些特写,没有回避性,没有遮掩男人的冲动,没有隐藏粗口,几个男人在竞争,一起追一个女孩,却仍然保持兄弟情谊,当然也保有小清新,这是一大看点。
除此之外,我们对青春的回忆,还剩下些什么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