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有一个孩子因为玩手机多活了几天,不过最后还是自杀了

(2018-12-12 07:27:05)
分类: 家庭教育话题


自称江西省景德镇昌江一中高三学生家长的爆料人向新京报记者描述,11月10日,因在晚自习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舒一鹏母亲被叫到学校,舒一鹏班主任对其表示,你们家孩子的书读到头了,你把他带回去,书也全部拿回去。


11月10日开始,舒一鹏在家里复习。舒一鹏是昌江一中重点班的学生,成绩在班里中等,性格内向。在家里复习期间,并没有异常表现。“他和往常一样在自己房间里,我们都以为他是在复习,也没有表现出压力过大或者厌学。”

11月29日16时,舒一鹏收到学校下发的高考准考证。

11月30日凌晨,家人发现舒一鹏身亡,推测他在保温瓶里兑了农药饮下。

景德镇后港派出所民警告诉新京报记者,警方11月30日14点接到报案,经验证,胡一鹏是服毒自杀。

舒一鹏为何会自杀?回家复习就回家复习呗,反正也能参加高考,干嘛要自杀?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自杀不是因为无路可走,而是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了!


舒一鹏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性格内向,没有表现出厌学或者愤怒。即便在家,总感觉他在复习一样。这样的表现,可能比那些能够当场表现出愤怒的学生更危险在于,你压根就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需要时常玩一下手机,才能心安。




他为何需要时常玩一下手机呢?

这个世界本身对于青少年来说实在是太无聊,所以想要玩玩手机。




不是还有很多作业要做,很多练习题要刷吗?怎么会无聊呢?

哎,那些东西,都是父母的需要,老师的要求而已。与我何干?对不对?




你的未来你做主,再这样下去,问题很严重哦!

什么问题那么严重?还能比我那破碎的世界更严重?


你瞅瞅,这个世界啥样!


除了学习学习学习学习,世界已经变得毫无生趣。任何有意思的事情都不合时宜,任何让人心动的事情都是罪恶。




父母不像父母,像是监工和帮凶。

老师不像老师,他们简单粗暴只想把所有不合意的学生抛弃,留下听话且能产出成绩的学生。也就是说,哪里是他们在成就学生,完全是学生在成就他们!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样的世界还值得追求吗?意义何在?这个世界随时随地都在产生一种旋涡,让人落入其中而不知所以。




幸好,还有手机!

上课的时候盼望下课,可以探索一下。

在学校上课还可以盼望放学回家去探索一下。

回家去还能想着在睡觉前能探索一下。


感谢手机,让我能够每天都有一些盼头。

甚至高考、毕业也是一种盼头。




有很多监工型的父母,

把曾经学业优秀、很有追求的孩子,

折磨得不像个人样,

最后只靠手机而活着。




原因在于,

这些父母,

天天拿学习成绩说事,

以学习的名义剥夺了孩子作为一个孩子的权利,

剥夺了一个有爹有娘的孩子的父母,

让孩子变成了父母健在的孤儿。




为了度过孤独、无助、无意义的日子,

手机给了这些孩子一些出路。

让他们暂时能够在没有爱的环境中多活一阵子,

因为手机里面没有批评指责和抛弃,

有无穷无尽的有趣的信息可以探索。




我们的孩子,

每天面临多大的压力,

很少有父母能够感同身受。


大多数父母看到的是,

别人的成绩在进步,

老师的任务没有被执行完成,

很多学科还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状态。




很少有父母看到,

孩子一大早就起床去学习,

一直要坚持到晚上十点来钟。

期间做任何有趣的有意思事情,都是不对。




很少有父母看到,

孩子又不是天才,

硬着头皮学习很多知识,

还被要求马上学会,全部掌握,

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随时可能被抛弃。

可他们还坚持在学习,还没有放弃!

多么的可贵!




这个世界对儿童太残酷。

学习比童工更加苦,

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体力上的付出,

还要为自己所有的付出遭受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

而且他们还无处申辩,没有选择的余地。




感谢手机,给了孩子们喘息的机会,

这可能已经是毁灭的先奏。

没有人会允许他们做最后无奈的选择,

没有人会允许他们可以做他们自己。




要么被父母天天责骂,

要么一不留神就被学校赶出。

一个心灵无处依靠,

最后的心灵栖息地也要被清空!




我看到有父母因为学习问题把优秀孩子逼迫辍学的,

我看到有父母因为学习问题把优秀孩子逼迫放弃努力的,

手机为所有罪过背了锅。


可我觉得,是手机给了孩子最后的栖息地,

是手机给了孩子点滴的活着的意义。




因为手机的问题,孩子辍学的很多。

因为手机的问题,孩子跳楼的很多。




哪里有什么手机的问题!

全是孩子不被善待,

失去爱失去父母的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依赖于手机而生活,

请你务必要小心!

不要轻易去把手机剥夺!


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再去弥补家庭对孩子所有的缺失,

学习和手机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由陶勇老师指导的专题研讨与实践课程《手机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父母研习班第期正在报名中,联系陶老师报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