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拖拉磨蹭敦促育儿 |
分类: 家庭教育话题 |
孩子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不主动做自己的事情,总是让大人说完后才去做,该怎么办?
青蛙你捅它一下它就跳一下。这个孩子实际上就是说没有责任感。明明是他自己应该完成事情,他不完成,他得等着你去敦促他,等着你去提醒他。提醒一遍不行,必须得提醒三遍到五遍,提醒到父母都要翻脸了,然后才开始干。
这问题怎么来的?这问题显然不是来自于人的本能,肯定是来自于后天的培养。谁培养的?肯定是家长。你可能听了不高兴:“陶老师,怎么好像孩子有什么不好,总是家长?”那可不就是这样嘛!孩子变成这样,不就跟家庭学的?!有时候有些毛病,也是跟同学学的,跟老师学的。但是你说谁对他影响大?从小当然是家庭对他的影响大。当然我说的家长不见得指的爸爸妈妈,有时候可能是爷爷奶奶。所以这个问题就是家长包办太多,孩子的事情孩子不着急家长比孩子还着急。而且从小没有养成习惯。
比如说收拾自己的东西,最开始的时候幼儿的时候,孩子当然不愿意自己去收拾,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要开始学会跟孩子一起收拾。你看我小女儿才一岁,我们玩儿完玩具,她也不愿意收拾,不是我说:“你把玩具收拾了!”她就收拾了,不是这样的。我是坐在那里:“来,宝贝儿,我们一起来收拾玩具行不行?”然后,我就拿起一个玩具,往那个口袋里面装。这个时候她在模仿我。她看见我放了一个东西进去,她也放一个进去。这样慢慢的我就说:“宝贝儿,咱们把东西收起来吧。”,她就开始往里面装东西。慢慢的就养成习惯了。小孩子都是这样,你如果说想让他开始自己承担一些东西,你最开始的时候先跟他一起面对,比如你想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那我们从今天开始,来,宝贝儿,我们一起来收拾书包,来,那我们先把这些书放到袋子里面然后把袋子拉链儿拉上,然后我就把它放到书包里面,语文整理完了,我们又来整理数学。”我们一边演示,一边让孩子看,我们演示一部分让孩子尝试一部分。明天我们接着演示一部分,再让孩子尝试一部分。最后孩子会说:“你不用,我都知道了,我会弄了。”很快就能够放手。
所以这种孩子什么事都要需要父母去敦促去,去提醒,十有八九是父母包办太多,孩子不急,父母急。有一段时间,我儿子也出现这个问题。比如说他每次学习完了以后不认真检查他的东西。第二天上课发现东西找不着了:“昨天做的作业本儿怎么少一个呀?”经常让我们给他送过去。这个问题怎么来呢?就是他妈妈天天帮他收拾书包,但是他妈妈又不知道他的东西放到哪儿去了。明天要带什么东西,他妈又不是很清楚。只是说我眼皮底下看见什么东西帮他收了,但是明天真的要带什么东西要缺什么东西,她也不清楚。所以孩子他不愿意去自己面对自己的东西,不面对自己明天要带的东西,等着别人去给他弄,他当然经常会忘掉,而且永远都解决不了。所以后来我就跟她说:“你别给他送东西了。他要自己忘带东西,我们坚决不给他送。”两天就好了。真的,从此之后,我们几乎很少再给他送东西了,他也几乎没有少带东西,他纯粹就是家长包办出来的。
所以“负责任”的家长,其实不是好家长,什么是好家长呢?我们对孩子要有要求,要求是什么,你自己的东西自己收,你自己的东西自己管理。你说:“孩子他完全不收。”“不收那可以啊,那我就把它扔了。那你还玩不玩?不玩可以啊,我扔了就扔了,那你别找我买。”一想:“扔了可不行,我就没得玩了。”只好收了。所以我们家长不要去帮孩子做太多,你的“责任心”越强,你的孩子就越差劲,没有例外,肯定是这样的。
问题成因:
1、
2、
3、
解决方案;
1、
2、
3、
突破难点: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