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陶勇-家庭教育
陶勇-家庭教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614
  • 关注人气:17,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Bob先生的第一次长途骑行

(2012-10-07 07:39:52)
标签:

淄博

第一梯队

亲子关系

目标

美利达

分类: 随笔
些想法诉诸文字,只是这两天也没有闲着,一到晚上坐下来就困得不行,实在是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比好好睡一觉更重要的。今天总算是没有别的安排,可以把这几天的事情稍作一些整理,算是完成一个阶段性的任务,留住一段回忆吧。

关注亲子骑行,源自一个机缘,宋怀烈先生一位淄博的好友孙先生,在儿子8岁的时候带孩子骑行了八百多公里,后来又在十岁的时候骑行了三千公里,这之间孩子的状态发生了很多惊人的变化,最终这个孩子自己考上了美国的一所高中,并且在美国的表现相当出色。后来这位孙老师创办了一所阳光父母会所,影响了一大批人参与家庭教育以及亲子骑行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与孙先生也有数面之缘。在今年暑期,他们会所还组织了三十多个家庭骑行了六百多公里,从淄博到北京,其中最小的孩子才五岁,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影响力实在是让人震惊。恰逢十一,有幸也参与了他们从淄博到黄河入海口200公里的骑行活动,也亲自体验了亲子骑行的过程,感觉收获甚丰,且听我一一道来。

因为要参与本次200公里的亲子骑行活动,特意给Bob买了一辆20寸的美利达山地变速车,并在家进行了两个晚上,共计一个小时的简短训练,主要是让孩子熟悉新的车子,因为他个子实在是不算高,控制这个车子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不过训练进度还好,首先孩子对即将到来的活动充满期待,而且对新车子的装置也很有兴趣,所以我们在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新车的骑行,只是仍然显得不是很熟练,不过那也没有办法了,只能由此上路了。

起初,Bob骑车不是很稳,这还是源自他的骑行经验太少,对新车的熟悉程度有限,第一次上路旅行,总是有点慌张。不过还好,很快就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方向,也能短时间内获得紧急刹车的感觉,由此可见,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而已。


有趣的是,骑行两天,每天上午刚出发的时候,Bob总是不想掉队,所以就会拼命的往前骑,保持在第一梯队。但是中途如果出现了要临时喝水或者其它事情,就很难追上队伍,然后就会越来越慢,直至保持一个相对较慢但是仍然在前进的速度。在这期间,我也想了不同的办法想要去激励他加速前进,但是基本都还是没有用处,只要前面没有可以超越的目标,就很难超越这种状态。我一直在想,除了体力的原因之外,缺少一个跟随的目标恐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没有掉队的时候,他甚至数次追到第一,成为排头尖兵。但是,这种状态对于他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考验,如果你在第一,那么就永远会成为别人想要超越的目标,你就必须不断的鞭策自己必须越来越快。这已经不是心理考验的问题了,更需要体力,耐力来支持。所以,他所保持的第一总是短暂的,总是难以为继的。由此想到,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把学习当成生命之第一要义,如果真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那么除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之外,更需要健康的体魄,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支撑。更要命的是,你不只是面临自己的问题,更是要应对别人快速进步的问题。 

即便得到第一又怎样?大多数时间我和Bob都是垫底,都在最后压阵,最终还是会到达终点的。与第一梯队相反的是,我在放弃了对他一再加速的要求之后,反而可以聊聊其它的事情,看看身边的风景,不必担心自己会不会掉队,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这是我的两个感悟。一是成长和进步需要参照物,需要追逐的目标。对于6岁以下的幼儿来说,成长的第一目标是妈妈,之后爸爸要成为目标哦,而青春期的孩子,成长的目标则是社会化了的人物和偶像。第二就是,即便不能拿到第一,最终也会到达终点,只是时间的问题。对于学业来说,对于事业来说,对于情感来说,对于人生来说何尝不是如此。但是,这个过程却大相径庭。对于追风少年而言,过程是紧张的,是有压力的,对于慢一些的人来说,慢慢欣赏沿途风景却也相当不错。


当然骑行不是苦行僧生活。我一直比较倡导的是,生活的意义,生活的乐趣。亲子骑行,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过程所发生的变化,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运动是最好的信仰,它让你获得一种精神状态,让你永远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事情可做,让你始终感知自己的存在和进步的价值”。运动让人身心快乐,运动让人有行动的方向和目标,运动让人不会有时间去做无聊的事情………………其它不解释。


其二,共同的经历所带来的亲子关系的深刻变化。 有了共同的经历,才会有共同的话题,才会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亲子之间才不会有太多的分歧难以解决,特别是孩子尚小之时就建构起这种牢不可破,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体验。比如,我们可以在很多场合聊起在某个时刻的事情,更多的是一些细节的,微不足道但是彼此经历过的有意思的事情。当生活中填充了无数这样的事情之后,我们就不会在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上只面临学习问题,只面临对错问题而别无选择。

其三,这种远途骑行给孩子所带来的对于困难的阀值变化。说简单一些,就是以前的困难都不怎么困难了,以前担心的事情不那么重要了,以前憧憬的事情不再遥不可及了。目标总是越来越近,只要你继续即可。这些东西,当然不能跟孩子讲得太多,否则讲多了也是混乱。他们可慢慢的琢磨,只要偶尔的一两句适时的点拨即可起到惊醒梦中人的作用。

Bob精力旺盛,总是动个不停。当他骑车的时候,目标总是前方,心中想的总是眼前的事情,总是有一些目标需要去面对。当他停下来,不在骑行的时候,似乎就失去了目标,总是不断的折腾,不是弄这个就是搞那个。正所谓翟大师的名言,好人是没有时间做坏事的人。王金战讲过,要想地里不长草,你就得种满庄稼。他们两个说的大致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小孩子不断的折腾,除了本能之外,恐怕也是没有什么有趣有价值的事情可做所致。所以,多给孩子安排一些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总是会在未来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东西。
 
 
此前,Bob他妈妈总是担心孩子会有什么不测,总是不相信孩子能做成这件事情。事实胜于雄辩,现在她大可对孩子放手,让他去面对一些事情,这恐怕是帮了我一个大忙。要知道,凭成人的经验去看事情,对于孩子保护过度是独生子女时代所特有的现象,总是很难有什么东西可以去撼动的。
 
这次活动很成功,孩子们所经历的事情和场景也很丰富。在途中,有一个小伙子开着车停下来,问我们从哪来来,要去哪里,听后非常兴奋,不断的表达赞赏。在途中景区照相处,甚至有人喊出,中国有希望了的话语。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既然要让孩子变成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人,长途骑行固然重要,但是生活中的担当,生活中的培养应该更加重要,否则就变成了现实的怪圈:在生活中包办照顾培养一个无能的孩子,然后让他们去报班或者参加各种训练营去培养类似的能力。
上面只是总结性的东西比较多,而分享性的事情比较少了,显得很难看下去,只能表示抱歉。
 

更多的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